大环钌系双金属配合物结构和金属多重键理论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cb26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杂化密度泛函理论和多参考态理论方法,结合准相对效应的有效核势,考虑溶剂化效应,对钌系四氮杂卟啉单体、双体及其溶剂化衍生物进行探索。中心金属包括Fe II、RuII和OsII,具有d6电子组态;配体使用氮杂卟啉(用Pz表示,可近似模拟实验研究的卟啉Por和酞菁Pc);研究体系包括多种电子自旋态“异构体”,如,(RuIIPz)2有d6-d6作用,可以形成从单重到九重的五种电子态;双体和溶剂化配合物均可采用重叠式和交叉式两种空间构型。结构优化和能量计算表明双体(RuPz)2相对单体(RuPz)稳定,P
其他文献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被认为是解决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的重要技术。g-C3N4因其结构独特,不含重金属,稳定性好等优点被认为是理想的光催化半导体材料。但是实际应用中g-C3N4光生载流子容易复合,导致催化活性难以达到工业要求。因此如何有效的分离光生电荷,获得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具有重大意义。利用无机酸表面修饰,捕获光生电子,提高电荷分离,已经获得一定的成功。其中硼酸及硼酸盐由于容易团聚,并没有得到广泛的采用。
钛酸盐类的催化剂由于其廉价和稳定而备受关注,但是对太阳光的利用率低,光催化过程中产生的电子和空穴容易重组等缺点限制了它的应用。我们合成的含有钛酸盐的复合材料,可以很好的克服其缺点,异质结构的构建不仅可以拓宽催化剂对太阳光的吸收范围还可以促进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这类催化剂在光催化领域有着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了连续的两步溶剂热的方法合成了分级结构TiO_2/F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