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本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临床分布、耐药机制及流行病学分析,同时分析感染CRKP与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1)回顾性分析2017年-2019年上半年本院所有CRKP株,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的重复菌株,共409株,对其标本分布和病区分布进行分析。(2)根据临床判断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及血流感染的标准,最终符合标准的319株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3)分析CRKP的耐药性以及319位患者的临床医生用药和转归情况。(4)选取2018年7月到2019年1月从重症病房(ICU)分离出的31株CRKP进行耐药机制及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409株CRKP中,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尿液、血液和分泌物,构成比分别为54.0%(221/409)、30.1%(123/409)、9.3%(38/409)和5.4%(22/409);2017-2019上半年,从痰液和尿液分离出的CRKP呈明显上升趋势,检出率分别由2.2%(7/316)增至31.0%(79/255),5.2%(6/115)增至33.7%(32/9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主要科室分布有干部保健病房、ICU病房、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和神经外科,构成比分别为30.8%(126/409)、26.9%(110/409)、12.2%(50/409)、9.8%(40/409)、4.9%(20/409);2017-2019年,从ICU病房、干部保健病房、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及神经外科分离出的CRKP呈明显上升趋势,检出率分别由18.4%(7/38)增至35.0%(14/40)、0增至42.5%(54/127)、8.3%(2/24)增至69.4%(25/36)、0增至35.7%(20/56)及5.1%(4/78)增至25.0%(8/3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409株CRKP进行分组,按照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及血流感染的临床标准,最终符合标准入组190株肺部感染、97株尿路感染和32株血流感染进行CRKP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经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所分析的相关危险因素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65岁、性别(男)、糖尿病、机械通气、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使用抗真菌药物、手术史;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65岁、入院前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及抗真菌药物的使用;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抗真菌药物的使用。(4)CRKP对复方新诺明的平均耐药率为82.4%,其余17种抗菌药物的平均耐药率均超过90%,2017-2019年CRKP对头孢吡肟的耐药率有所下降,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及呋喃妥因的耐药率有所上升。(5)经研究发现干部保健病房未调整用药患者死亡率(64.8%)明显高于调整用药患者的死亡率(20.4%),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科室(ICU病房、呼吸重症科、神内重症科及肾内科等)未调整用药患者的死亡率高于调整用药患者的死亡率,但未发现明显差异。(6)耐药机制分析表明,⑴产碳青霉烯酶:有28株只表达KPC-2碳青霉烯酶基因,有1株只表达NDM-1碳青霉烯酶基因,有2株同时表达KPC-2和NDM-1碳青霉烯酶基因,而31株CRKP均没有表达IMP、VIM、IMI、SPM、OXA-48、GES、SME、SIM、GIM碳青霉烯酶基因。⑵外排泵过表达:31株全部没有外排泵过表达,说明其耐药机制不是由外排泵过表达导致。⑶外膜蛋白缺失,31株中,KP4菌株有Omp K 36缺失,其余均没有蛋白缺失。(7)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29株是ST11型,1株是ST4477型,1株是新的ST型。结论CRKP主要来自痰液、尿液及血液标本,其主要分布在病情重、住院时间长的干部保健病房和ICU;CRKP的检出率不断增加,呈现多重耐药,根据感染CRKP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临床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选取合理的治疗方案;本院ICU产KPC酶是CRKP的主要耐药机制,其次是外膜蛋白Omp K 36的缺失,CRKP携带的主要耐药基因是blakpc-2,其次是bla NDM-1,ST型主要是ST11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