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动机设计模式内化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q8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学设计理论重视学生的认知过程而轻视学习的动机系统。这种理论的缺陷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无法切实地关注学生的动机状态,尤其是内因性动机状态。这样的教学以动机损耗为代价来获得教学效果,令学生越来越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抑制了学生持续的、深入的学习行为的发生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获得。本研究力图尝试借鉴动机设计模式的理论,根据小学生的动机特点,结合语文课堂教学规律,探讨一个能促进学习动机内化的教学设计模式。本文的主要内容分为五个部分: 一、前言 内因性动机对于促进学习过程的进行具有重大作用。小学生的内因性动机处于开始形成的阶段,在这个时期注重学习动机的内化对于良好的动机结构以及动机水平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事实表明,小学生的动机发展并未遵循随年龄增长而逐步内化的规律,这说明我们的教学某种程度上抑制内因性动机的发展,这使本项研究的意义更加突出。 二、动机设计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动机设计模式是J.M.Keller提出的一种以学习动机为核心的教学设计模式。这种模式从注意、切身性、自信心以及满足感四个因素出发,针对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动机提出了一系列激发、维持、内化的策略,构筑了一个完整的动机策略系统。动机设计模式的四因素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具有实际运用的价值,而该模式对于内因性动机的关注令它更具有内化学习动机的作用。 三、小学生学习动机现状分析 为了初步了解部分小学生的学习动机状况,我们对218名小学生进行了学习动机水平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被试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总体上高于常模水平,其中,四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显著高于五年级学生;女生部分动机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另外,个性、智商以及学习策略均与学习动机水平有一定相关。此研究结果反映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并不乐观,体现了运用动机设计模式内化学习动机的必要性。四、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动机设计模式的实验研究为了探讨动机设计模式在中国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我们根据Kelle:的理论、小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及语文课堂教学的规律制定了以动机设计模式为主的教学设计方案,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以运用。实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通过部分(外部)动机设计与完全(内部)动机设计两种自变量水平的干预,分别考察两种不同水平的动机设计模式的运用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一)两种水平的动机设计模式均提高了学习动机水平(二)与部分(外部)动机设计相比较,完全(内部)动机设计内化学习动机的效果更好(三)学习动机的内化降低了表层学习策略的运用水平(四)学习动机的内化并没有显著地提高语文学业成绩五、讨论与分析进一步讨论与分析运用动机设计模式内化学习动机的效果,对实验本身进行反思,并提出本次研究所得到的启示。
其他文献
"一把手"以掌控实际权力为特征,是腐败易发多发的人群。调查显示,党的纪检监察机关对"一把手"在重大决策、选人用人、暗箱操作、生活奢靡、贪污受贿和使用资源诸方面存在监督
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电力产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电网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随之增多的是高压触电所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而这些案件审理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重要政治优势,是我党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在八十余年革命与建设的风雨历程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
我国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格局已经形成。教师只有转变观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英语教学若能坚
目的:探究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应用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联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
船是一种利用水面沟通地域的运载人与物的工具,为人类便利日常生活、从事水域作业与物资交流、发展社会经济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这是为大家所共识的。但作为延续几千年以至近万
针对一种三元整体叶轮,采用B样条方法对叶片中性面上顶部和根部的两组数据点进行了插值曲线的反算,进而构造出直纹面形式的叶片中性面和叶片曲面;研究了在五坐标机床上采用球
以河南省为例,根据新常态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结合河南省发展的现状,基于三生理念,利用河南省近年来的社会经济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生态条件数据,采取ArcGIS软件分析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β3-adrenergic receptor,ADRB3)的突变影响动物机体的产热机能。为了探讨绵羊ADRB3基因多态性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本研究以甘肃高山细毛羊(Ovis ari
<正>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讨论过声音技巧,在剪辑中也谈到过声音"先行"和"后续"的美学问题,还以大量篇幅引用了教育家巴拉兹关于电影声音的理论。这一章着重讲解电影声音剪辑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