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主义与南太平洋地区秩序的构建

被引量 : 22次 | 上传用户:zzhmx7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国际关系研究,主要从国家与世界体系的层次考察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安全、社会与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但随着全球范围内“地区”的迅速崛起,从地区视角来研究国际政治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当今世界,地区主义已经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它所具有的巨大能量使之对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方面面产生着重大影响。地区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地区秩序也随之不断演进,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从地区发展的实践来看,构建地区秩序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外源强制型、内源强制型、外源合作型与内源合作型。强制与合作依据国家建构秩序的主要手段来确定,外源与内源则是根据主导地区秩序的国家是否属于地区成员来划定。这种组合反映出地区秩序相对于世界秩序所具有的不同特性。地区主义的发展,促进了地区秩序从外源型向内源型、从强制型向合作型的转变。地区主义对地区秩序的影响主要依托三个中间变量:一是价值观念与地区认同,二是地区制度,三是地区主义的政治经济影响。这三个方面的持续变化,潜在地决定了地区秩序的发展与演进。从南太地区主义的发展历史来看,该地区经历了地区外大国主导的地区主义(1946-1970),地区主义的本土化时期(1971-1990),冷战后地区主义的新发展(1991至今)。相应地,南太地区经历了地区殖民体系的崩溃和瓦解,一些殖民地纷纷建立独立国家。并且,地区各行为体之间不断加深地区整合,共同构建冷战后地区新秩序。南太平洋地区主义的发展,在三个方面产生深刻影响:一是在寻求地区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良治和安全过程中塑造了南太地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认同,以“太平洋方式”为代表的核心理念在南太地区广为接受;二是以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地区功能部门合作、资源管理与环境保护以及地区安全合作为依托构筑了包括次地区、地区和地区间多层次的地区制度网络;三是促进了整个地区以及地区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了各国政府在对内、对外事务上的能力。这些影响共同构成了地区发展的主要内容,地区新秩序的构建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实现的。通过对南太平洋地区主义与南太平洋地区秩序关联性的综合分析,初步展现出地区主义对南太平洋地区秩序的构建和塑造作用。总体来看,在殖民时期,南太平洋地区秩序是一种外源强制型秩序,但地区主义的发展,内在地改变了南太平洋地区秩序的内容和特征,促进了内源合作型秩序的构建。
其他文献
工程项目是在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其中充满了大量不确定性因素,由此产生的风险常常影响了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工程项目迫切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尽管目前国内外工程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是目前45岁以上男性和65岁以上女性的最大死亡原因[1]。许多冠心病死亡发生迅速,并且多发生在未送进医院得到治疗之前。冠心病的发生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化的进程越来越快,但人居环境却日趋恶劣,人们越来越渴望某种回归传统、回归历史的心境。因此肩负着改善人居生存环境的环境艺术设计,其传统文化的回
熔断电阻器是一种广泛应用安装在电路中、保证电路安全运行的电器元件。可视为具有保险管和电阻的双层功效。为节约成本和简化电路使用熔断电阻器代替保险管。该文研究了手机
<正>评论界对于Grant Wood(1891—1942)的作品一直褒贬不一,要么嗤之以鼻,要么极力推崇。不同政治派别和艺术偏好的观者常把他与Norman Rockwell相提并论。Wood极具讽刺性的
对桑黄子实体形成过程中3种主要胞外酶活性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活力是桑黄菌丝长势的标志,纤维素酶活力越高,菌丝长势越好;蛋白酶活力与子实体形成有密切关系,当蛋白酶
背景与目的:研究端粒酶抑制剂叠氮胸苷(Azidothymidine,AZT)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DNA放射性损伤修复的影响,探讨端粒酶在放射诱导的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实验分为空白组,A
西方经济的衰退和复苏,亚洲经济的迅速发展等因素对PVC市场的影响;国内对PVC的供需状况,生产成本、税率、经济环境等因素对PVC市场的影响,以及PVC市场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并从PVC的应用领域、发
不同于西方叙事批评的纯形式分析的新时期我国的小说叙事批评,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稳定期的小说叙事批评,表现出超越形式分析的自身特色。而这种特色的形成,又是与中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