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其发展既需要一定的群众基础,又离不开统治者尤其是帝王的支持。同样,统治者也需要利用佛教辅助其统治,政要们对佛教的宣传和保护,其作用是僧侣们无法替代的。
六朝是佛教立足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僧侣们更需要借助朝廷的力量来宣扬佛教。孙吴时期的康僧会打开佛教在江南传播的局面之后,从东晋开始,统治者频频主动与高僧们交游,与他们一起从事具体的宗教活动,甚至有时还让其参与政事。佛教僧侣在与王室贵族的交往中,通过辩论、讲经、示法等活动,对政要们施加影响;高僧们更是以身作则,以其渊博的学识、过人的智慧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统治者的信任和崇敬。僧俗交往对政、教双方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尽管这一时期佛教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阻力,但由于佛教得到了统治者的认可和支持,断续而微弱的排佛声很快就被淹没,就连对僧伽团体的整顿也屡遭挫折;僧权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一度凌驾于王权之上。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南方的佛教,在六朝时期逐渐扎下了深深的根基,为其在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言;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详细论述了东吴、东晋、南朝这三个时期的政要与僧侣的交往情况及其影响,僧侣在理论和实践中如何争取统治者对佛教的理解和支持,统治者如何对僧侣产生影响,并进一步对佛教产生影响。第五章专门从僧侣的物质来源探讨了政要与僧侣的经济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