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隐性流失是教师群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是一种教师力量和效力的消退。教师隐性流失表现形态呈现多样化,按其效力消退形式与原因可分为精力型、价值观型、知识型、技能型和环境型五种形态。美国教育界认为造成教师隐性流失的原因涉及教师价值观、教师知识、教师教学技能、教职环境及教师质量控制等方面,教师教育防制教师隐性流失应从以上五个方面入手。教师教育对教师隐性流失的防制应首先确立教师价值观念,教师价值观念左右教师教学行为、教学语言和教学态度,影响教师形成角色认同和职业自豪感,拥有正确价值观能赋予教师强大精神力量对抗内外部打击与压力,从而最大限度实现教师效力;教师教育对教师隐性流失的防制应注意保证教师知识的新鲜性,教师对知识掌握的深度与广度决定教师教学的深度与大气,教师掌握广博知识、拥有知识更新能力可增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与自信,从未减缓因知识缺陷所致的教学压力,发挥教师效力;教师教育对教师隐性流失的防制应重点关注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训练,教师教学技能是决定教学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拥有纯熟教学技能是教师消除教学压力的武器也是发挥教师效力的必要条件;教师教育对教师隐性流失的防制应考虑教师职业环境对教师效力的影响,校长是营造教师职业环境的关键人物,培养具有高水平领导能力的校长构造良好教职环境是促进教师效力发挥的必要外部条件;教师教育对教师隐性流失的防制必须加强对教师质量的管理,对教师教育质量、教师准入及新教师入职进行有效管理,一方面旨在保证高质量教师从教,另一方面旨在配合教师职业生涯不同时段之特点,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发挥教师效力。美国教师教育对教师隐性流失的防制策略全面而富有成效,值得它国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