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画意识在原始人类时期就有体现,人性本身渴望对运动的再现来满足人自由意志和创造本质的需要。定格动画能从现实中取材,以实际材料的制作加上电影技术创造出产生生命的运动。从根本上来说,这是源于生活,也是对客观社会的反应。新表现主义精神是基于当下社会发展产生的自由艺术灵魂,这点与定格实验动画有共同之处,二者可以把精神层面的语言用艺术手法再现到现实之中。通过思考产生的不同表现形式的非具象形式的艺术语言,使艺术成为创造,而不是模仿。无论是定格动画的艺术特点还是新表现主义的精神追求,都是对艺术进步行为的实质探讨,通过对意识形态的符号化解读,深究意识思维对非具象艺术语言的作用与影响,并进一步拓展新表现主义和定格实验动画之间的联系。本文通过对新表现主义当中非具象元素的分析,不断探讨在定格动画中的非具象元素与新表现主义精神的关系。从视觉层面、表达方式、感知体悟方面深入对新表现主义中非具象设计的研究,并以创作者的立场讨论新表现主义精神和定格动画手法二者之间是可以组合并进步的关系。提出以表现性为主的非具象设计是对灵感思维的再现,通过完善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做到克服自然的表现的同时又不违反自然本身的真实。得出在新表现主义元素为基础的定格动画前提下,在已有的情节内容基础上增加形式上的表现力,能让作品蕴含隐喻的审美观念,做到不仅是对情节的记录而更是对创作者情感过程的非具象再现。基于定格动画的表现形式,文中非具象元素泛指由视觉真实出发产生的抽象设计。强调以创作者自身为出发点,偏重创作的个人情感表现和创作的独立价值,以非具象元素的个性思维为出发点,探究主体意识对现实世界的独特表现形式的影响。提出不要把定格实验动画当作纯粹的儿童片或者电影中的一种形式,要从定格动画的艺术本体出发探究其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