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的法律规制研究——以比特币为例分析

来源 :山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n312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时代里,数字货币的问世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创新。数字货币是一种基于 P2P技术、利用复杂的数学算法产生,并且具备某些货币属性和货币功能的网络体系,其中以比特币为典型代表。比特币最初在互联网范围内小规模使用,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流通使用的支付工具。并且形成了数字货币生产、支付和投资等多领域的完整产业链,同时依托于上述产业链的数字货币应用平台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出现。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监管,数字货币及数字货币应用平台的发展出现了极大的法律风险隐患。本文的目的即是为了防范数字货币产业对金融秩序的冲击,维护数字货币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规范数字货币产业的健康发展以保持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性。数字货币的独特创新性使得我们十分有必要去充分了解其内涵,并找出合适的法律规制路径,因此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做进一步地探讨。  本文运用跨学科研究法,从计算机学科的角度介绍了比特币的基本原理,并结合金融学和法学的内容对数字货币的性质做了探讨。通过收集相关信息,将数字货币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归纳了数字货币存在的主要风险。之后运用比较分析法和规范分析法,对国内外相关的数字货币的监管政策做了分析与对比。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最后分别从宏观角度和微观角度尝试构建我国数字货币的法律规制体系。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数字货币的性质应当是小额支付工具以及特定场合下的金融商品。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对数字货币平台的监管应当是对数字货币应用中较为有效的监管途径,对数字货币平台应实行分类监管。这也是本文最大的创新之处。
其他文献
《中国军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是美国防部根据美《2000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的要求向美国会提交的年度性评估报告。每年《报告》的出台都会引发中美两国的政学两界和社会
提出了一种集成化的特征构造模型 ,它能支持基于特征的设计和特征的识别 ,通过同构的多视图形状特征的描述模型 (也称中介模型 )而实现集成化。中介模型服务扮演着分布式网络应用中的服务提供者的角色 ,各种网络应用从共享的中介模型的对象语义数据中提取出特定的视图。另外 ,给出了集成化的特征模型内核的实现方法。
作为具有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宪法”之称的反垄断法,素以维护自由竞争,极力反对阻碍或限制竞争的行为为其使命。企业合并行为作为形成垄断的主要行为之一,自然成为反垄断法
新分析法学实现了法学对哲学笼罩的脱离,建立了逻辑自洽的理论家族,构成了法律解释、法律推理等一系列法律活动的出发点。“社会事实命题”是新分析法学理论的理论根基,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