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客模式的传播效果及发展趋势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on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起源于BBS互动问答功能的威客模式,作为一种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的Web2.0时代互联网应用,在网络和现实中都具有很大影响力与发展潜力。威客一词具有两重含义。一方面,威客是指通过网络互动问答平台进行知识、技能交易,实现自身知识能力价值的个人或组织;另一方面,威客也是一种互联网应用模式,通过这种模式,人类的知识、能力、技术、经验等转化成非物质的脑力产品,并以网络为平台进行传播和交易,在解决生产生活各类问题的同时实现经济价值。威客的应用不仅为网络知识信息传播与扩散提供了有效途径,同时这种模式也可看作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知识交易、节约生产成本的一种经济模式。目前,威客模式有商业型与非商业型之分,商业型威客本质上就是一种以知识交易为目的的特殊电子商务模式,而非商业型威客则更强调知识、经验的公开和共享。   基于威客模式的发展情况和威客理论的研究现状,本文选择从传播学角度结合真实案例对威客的传播效果进行考察。文章将侧重于阐述威客模式的传播特性,分析威客传播的综合社会效果,并在深入探讨威客发展瓶颈的基础上,对威客模式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展望。   文章首先,界定了威客和威客模式的概念,厘清威客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以及分类状况,并对中国威客的发展历史进行全面的、有侧重点的追述;其次,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受众、传播媒介、传播方式和传播环境六个方面考察威客模式的传播特性,进而运用传播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剖析威客模式对网络传播环境中个人自我实现、群体身份认同、经济和工作模式的转变、沟通民主信息以及网络社会建构产生的积极影响;再次,对威客实际应用中各种经济、法律、道德等层面的问题进行剖析,揭示威客模式下购买、信用、分类等具体运用机制的缺陷,从侧面也反映了网络社会在信用体系建构、知识产权保护、道德伦理约束等方面的不足;最终,本文提出,未来威客的发展将逐渐适应网络社会建构的要求,威客群体将以“数字原住民”为主导,在威客注册上逐步采取实名制,门户型大众综合性威客网站与垂直型分众专业性威客网站共存并将分别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威客社区”也将突破简单的论坛形式,成为一种特殊的、以知识共享或交易为前提的、综合运用多种互联网技术的新型网络社区。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电视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主持人作为电视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电视媒体竞争的关键因素。当今,电视媒体除了对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等因素给予足够的重视外,同
学位
二十一世纪,人类已全面进入资讯时代。面临海量资讯,作为电视媒体之一的省级卫视如何在众多媒介相互厮杀的战场上提升自我,抢占制高点,无疑是当前社会的新课题。市场竞争要求省级
文化帝国主义理论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时主要是用以批评美国对拉丁美洲的文化入侵现象。在后殖民主义理论以及激进主义风行的年代,文化帝国主义理论得到了产生的基础。如
消费文化是伴随着西方现代消费社会的出现而兴起的,它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后传至欧洲,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迅速蔓延到世界各个角落。自1978年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