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铝氧化锌表面修饰钛酸锂薄膜负极的电化学性能和改性机理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ward2000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愈发重视,可再生的清洁能源聚集了科研者们的目光,其中,锂离子电池(LIBs)因其轻便、安全、无记忆效应以及循环寿命长等优点成为了研究的重点。钛酸锂(LTO)作为锂离子电池中碳基负极材料的替代品,有着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但它的理论容量较低(只有175 m Ah g-1),并且电子电导率和离子电导率也较低,这限制了其在商业上的应用。因此,有研究使用掺铝氧化锌(AZO)来包覆LTO颗粒的表面,并扩展充放电过程的电压窗口以此来提高电化学性能。AZO是一种透明的导电氧化物材料,其导电性与氧化铝(Al2O3)的掺杂量以及晶相有关,这些因素和AZO包覆层的厚度都会影响LTO的电化学性能。本论文通过磁控溅射的方式制备不同AZO包覆LTO薄膜样品,来确定最合适的AZO包覆层,然后探究其改性提升的机理。在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研究领域中,表面修饰是一种有效且广泛应用的改性方法,而性能提升的机理因为材料结构、表界面及其它因素影响而有所差异。了解这种纳米改性层/修饰层的在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对于进一步改善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来说至关重要。在本论文中,制备了包覆有AZO和未包覆AZO的LTO多晶薄膜,作为理想模型进行研究。测试结果表明,2%Al2O3的掺杂量、250℃的制备温度下制得的AZO薄膜的导电性最佳。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表面改性可以显著改善薄膜电极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并加快电荷的传输。其中,溅射时间为60秒的AZO修饰层可以显著提升LTO薄膜电极的电化学性能,在室温、1 C下循环300圈后,比容量可由~160 m Ah g-1提升至~200 m Ah g-1,在60℃、5 C下循环500圈后,可将比容量从120.3 m Ah g-1提升至200 m Ah g-1,并且在高倍率下展现出最佳的性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原位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的表征证实,AZO包覆层在电化学过程中会转化为含有Li-Zn合金和Li2O导电基质的保护层,从而保护电极表面免受电解液进一步分解的侵蚀,因而形成了更稳定的SEI膜。AZO包覆层“自牺牲”工艺的关键因素是AZO包覆LTO对电解液的表面还原能力提高,此外,还发现LTO电极表面的这种人工SEI膜可以促进Li4Ti5O12(?)Li7Ti5O12相变过程中相分离时锂离子快速的重新分布,从而抑制LTO多晶薄膜电极中有序的集体相分离行为。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常用逻辑用语越来越受到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视,《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它作为必修课程中的预备知识,成为高中数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在内容要求中还指出了它在数学内容的表述和数学结论的论证中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交流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对于建国以来我国颁布的高中数学大纲、课标中常用逻辑用语内容与要求等方面的变化、《新课标》
量子纠缠具有非局域的强关联性质,是实现量子信息处理的重要资源。在基于传统的幺正动力学制备纠缠态的方案中,量子系统不可避免地与其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导致消相干。比如在原子腔QED系统中,存在着原子的自发辐射和腔泄漏这两个耗散过程,致使所制备纠缠态的保真度不够高。为克服这个缺点,Plenio与Huelga最先提出了利用原子自发辐射以及腔泄漏实现纠缠态的耗散制备,这为纠缠态的制备提供了新途径。另外
探索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数据挖掘领域中的重要课题,基于时间序列的因果关系发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因果关系的研究成果在社会经济学、地理气象学、生物医学等领域已取得实际应用,对社会生活各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多数因果关系分析方法往往是从完整时间序列的角度来给出变量间因果关系的结论,然而可能存在局部数据关系与结论不符的情况,因为时间序列间因果关系可能随时间发生改变,所以探索时间序列间变化的因果关系
学位
回音壁微腔所支持的光学模式具有品质因子高模式体积小的特点,这使得回音壁微腔成为增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重要平台之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回音壁微腔在传感、微型激光器、非线性光学等领域被发掘出越来越多的应用。本论文所研究的香肠型微腔是回音壁微腔的一种。这种回音壁微腔于2015年提出,具有易于通过拉伸改变其光学模式共振波长的特点。本论文在香肠腔的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结果包括以下三个部分:首先,本论文研究了香
本文研究了Ho3+掺杂Na YF4纳米颗粒的发光特性及其特定发光强度比的温度传感特性。分析了Ho3+掺杂浓度对发光强度的影响及对应的浓度猝灭机理;基于荧光强度比(FIR)技术,研究了Na YF4:3%Ho3+样品在可见和近红外波段的温度传感特性;通过共掺Yb3+离子增强了材料的近红外光发射,证明了Ho3+-Yb3+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并分析了最佳近红外发射样品的温度传感性能。本文工作对进一步研究稀土
以初筛获得的六妹羊肚菌JSJ-M1、七妹羊肚菌JSJ-M6、梯棱羊肚菌JSJ-M15菌株为材料,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不同培养基条件对其菌丝生长及菌核形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个羊肚菌菌株通用的较优碳源为可溶性淀粉、糊精、几丁质、蔗糖和麦芽糖,较优氮源为玉米粉、豆饼粉、硝酸钾、硝酸钠;3个菌株对不同碳源、氮源的利用存在差异。对初筛的最优菌株六妹羊肚菌JSJ-M1进行育种试验,发现其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1
学位
中间人攻击是一种发生在合法参与方通信过程中的攻击手段,敌手隐藏在多个受害者之间,利用欺骗、冒充等手段截取信道中的数据,进而破坏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这种类型的攻击由来已久,理论上能够发生在每一次的信息交互过程中,随着以第五代通信技术为首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这种攻击的发生将会变得越来越普遍,所造成的危害也会越来越大。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重点聚焦门限群签名应用系统、DHCP协议和DNS服务背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