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波有限频率层析成像理论及应用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vov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分辨率面波成像应克服射线理论的高频近似假设,考虑有限频率效应。本文给出了一种计算面波有限频率3-D灵敏度核函数的方法。该方法可直接计算球壳层状地球模型中面波振型特征值和特征函数,而不再需要采用球化平变换来近似计算球壳层状地球模型中面波频散参数。本文计算了相位延迟、振幅扰动和群到时延迟的3-D灵敏度核函数,并对面波有限频率效应进行了讨论。分析结果显示:面波相位延迟的3-D灵敏度核函数同2-D体波走时的核函数形状类似,说明面波具有二维传播特性。对相速度数据而言,Fresnel带方法适用于低频面波的反演,射线方法适用于高频面波的反演,而对于中等频率的面波反演应采用有限频率方法。频率的高低是相对于所要取得的分辨率而言的。在反演地壳上地幔细结构方面,群频散数据更具有优越性,然而,群到时延迟核函数的极强的旁瓣可能使得反演变得不稳定。基于上述讨论,给出了一个两步法群速度有限频率反演方法,详细讨论了模型参数化以及正则化策略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将中国及邻区50°E-165°E,20°S-75°N范围划分为1°×1°的网格单元,采用有限频率方法反演该区域的群速度分布。结果表明:(1)20-60秒周期的Rayleigh面波群速度主要受地壳厚度的影响,因此反映出中国大陆及邻区的地壳特征:大致以105°E经度线为界,东部和西部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地壳特征,即西部地壳比东部地壳相对厚的多。(2)60-85秒Rayleigh面波群速度分布图上,扬子地块表现为较为显著的高速异常;印度板块北部,青藏地块,塔里木地块,兴蒙地块西部,交替呈现高速和低速异常。而且随着周期的增大,青藏地块低速异常的强度逐渐减弱;塔里木地块高速异常的分布由西向东迁移;兴蒙地块西部的低速异常强度逐渐增强,但仍然比青藏地块弱的多。(3)85-150秒Rayleigh面波群速度分布图上,有三处明显的低速异常,而扬子地块仍然表现为较为显著的高速异常。
其他文献
地震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利用观测到的地震信号提取地下介质物性参数,而叠前地震波形反演比旅行时反演、AVO反演以及叠后反演能获得更多的地下信息。而基于模型的叠前地震波形
学位
针对地震勘探中的复杂地表问题,论文实现了一套地震初至波表层模型层析反演方法。该方法是利用地震波射线的走时和路径,反演介质速度结构的一种高精度的反演方法。它利用地震直
双相介质理论充分地考虑了介质的结构、流体与气体的特殊性质、局部特性与整体效应的关系,更能准确地描述实际地层结构和地层性质,自然也就更能适应越来越复杂的油气储藏勘探的
1980年,法国科学家Allegre在分形理论的基础上,利用重整化群方法研究了地壳介质破裂的尺度定律,指出了这种方法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前景。本论文根据Allegre的理论,研究了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