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5年《人民日报》的抗战报道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Xtce8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极其重要的一段历史。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英勇抗争,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侵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作为中华民族由衰转兴的关键转折点,形塑抗战记忆对于维护权力合法性、塑造民族认同有重要意义。而在当代社会,媒介是建构集体记忆的重要传播工具,考察大众媒介呈现了怎样的抗战历史,如何建构抗战记忆是本次研究的重点和目的所在。本文以200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中抗战为主题的1763篇报道为研究文本,从集体记忆理论视角出发,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人民日报》对抗战记忆的形塑开展研究。研究发现,《人民日报》在十年间对抗战进行了大量报道,纪念报道具有明显的“逢十”特征。在抗战多种议题的呈现中,对同一抗战中的共产党、国民党的抗战事迹有不同的叙事模式,再现了苦难、屈辱、抗争、胜利相交织的多面记忆。同时,伴随社会情境的变化,相比2005年,抗战胜利70周年的报道中,侧重将个人灾难上升为民族苦难,用大量铺陈的史料,批驳日本否定侵华历史的言行,强调中国的不受辱,并将民族纪念展现于国际舞台。《人民日报》通过宣扬立场、大规模的报道和适度的历史聚焦与重复等建构策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抗战记忆的历史传承和代际理解,但对消息来源中民间发声的压制、受害者自主言说的弱化、以及对国民党抗战功绩和抵抗记忆的边缘化,都不利于抗战记忆的延续。媒介作为连接过去和现在的桥梁,反思媒介在建构记忆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呼唤抗战叙述更宏观议题的扩展和人民主体性回归,应在今后得到媒介书写历史记忆的重视。
其他文献
<正> “液体的压强”是初中物理“压强”一章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下面谈谈本节课教学中的指导思想和一些做法。本节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1.使学生明确静止液体对容器的底、
<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水利建筑工程的整体复杂度越来越高,其建筑的规模和水平也在不断扩大和提高,因此,如何加强水利建筑工程
目的:编制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依据理论分析,结合访谈及开放式问卷调查等方法编制问卷初始条目。先以300名大学生为被试,对初始问卷进行施测,用于
高温低钠氧化铝在非冶金行业应用非常广泛,其产品中Na2O含量直接影响高温氧化铝产品的应用,因此Na2O含量成为表征高温氧化铝质量品级的重要技术指标。通过对工业氢氧化铝煅烧
<正> 二十年代初期,在南非特兰士瓦尔(Transvaal)发现大铂矿后,世界铂工业得到了重大发展。1931年建立了吕斯腾堡(Rustenburg)铂矿公司。约翰逊·马寨有限公司成立时就与吕斯
<正>父亲故世时,我不到十六。35年过去了,与父亲在一起的日子变成了一段遥远的时光,但并没有销蚀我的记忆。父亲的音容笑貌、举止言谈,甚至连他身上的气息,仍然留存在脑海深
工程造价是在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由于其就业面广、市场需求量大、薪酬高等优势发展迅速。我校于2014年开设工程造价专科专业,在收集大量资料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