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1Mn0.1O2的制备和改性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s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镍LiNi0.8Co0.1Mn0.1O2(NCM811)正极材料具有放电比容量高,生产成本低、环境友好等特点,已成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但是,高Ni含量导致其存在首次库伦效率低、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快、倍率性能差等问题。本文基于固相法优化NCM811制备工艺,并对其进行La3+、Al3+共掺杂及FePO4包覆改性研究,探究相应的改性机理。首先以Li2CO3、NiO、Co3O4、Mn O2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制备NCM811正极材料。利用XRD、SEM等材料表征及电化学测试方法系统研究了预烧温度、煅烧温度及保温时间对NCM811物相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氧气气氛下经650°C预烧6 h后900°C下保温20 h,所合成的NCM811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0.05 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209.4 m Ah/g,首次库伦效率为78.8%。1 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为158.7 m Ah/g,循环100圈后放电比容量为110.2 m Ah/g,容量保持率69.4%。其次,成功制备了不同粒径分布的NCM811正极材料,研究了不同粒径分布状态下NCM811物相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通过粒径能够有效调控电位极化,电荷转移阻抗和Li+扩散系数,进而增强电化学特性。中位粒径7.7μm的样品表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性能,0.05 C和1 C倍率下首次放电容量为224.5和169.1 m Ah/g,1 C循环1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71.0%。随后,通过La3+、Al3+共掺杂改性NCM811正极材料。La3+作为支柱增加c轴长度,Al3+作为正电荷中心,促进Li+扩散,稳定结构并抑制循环过程中的相变,提高材料的循环性能。结果表明,0.5 at.%La3+和1 at.%Al3+共掺杂的样品,1 C倍率下循环100圈后放电比容量为132.7 m Ah/g,容量保持率为74.8%,相比于未掺杂样品,保持率提高了11.6%。最后,利用液相法制备了FePO4包覆的NCM811。FePO4包覆可以减缓活性材料与电解液之间的副反应,有效提高NCM811的倍率性能。结果表明,包覆量为3 wt.%的样品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都得到提升。样品在1 C倍率下循环2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65.8%,较未包覆样品提高了21.4%。5 C倍率下放电比容量为112.4 m Ah/g。
其他文献
指挥自动化系统仿真对我军指挥自动化建设和指挥自动化人才的培训具有较高的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出于增强系统的通用性、灵活性、重用性和互操作性的考虑,本文提出了基于HLA
新的《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作为境外投资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在"放管服"三个方面统筹推出八项改革举措,旨在加强境外投资宏观指导,优化境外投资综合服务,完善境外投资全程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