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内容是社会转型状态之下我国的财政收支合理性问题。在讨论我国关于财政税费制度及支出规模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基础上,针对这些已经存在问题进行了细致剖析和深入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文章实证分析了农业税、个人所得税、二三产业所得税等相关税种以及财政支出的变动对国民经济产出、居民消费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的影响,检验了税收的减免及财政支出增加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影响,并且探讨了相关影响因素。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结果,我们发现了一些现有财政收支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不同政策措施进行了数值模拟。本文的研究框架:首先,从财政政策这个总体概念出发,简单介绍了财政政策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我国财政政策的演变过程;接下来,梳理了国内外财政收支的理论发展和实证方法;然后,分别对我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相应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最后,本文详细分析了财政政策在美、日、俄、韩四国具体实践及对我国的政策启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本文采取了理论与模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分析财政收入时,本文主要运用联立方程模型,根据需求导向建立小型宏观经济模型,在模型估计结果的基础上模拟我国各项主要税收对经济的影响效果。在分析财政支出时,运用协整检验、H-P滤波、Granger非因果关系检验、VAR模型和生成脉冲响应函数等多种方法,综合分析财政各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而后,基于Panel-Data模型对我国各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对区域经济差距的效应进行研究。基于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到我国财政收支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本文将对这些不合理之处逐一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