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首届庚款留美活动再探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feixu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庚款留美运动始于1909年,因其经费源于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而得名。在此后的几十年中,该运动向美国输送了数量庞大中国学生,为近代中国培养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其重要性自不待言。目前对这一话题的讨论亦不在少数。然而,现有的研究对首届庚款留美活动的描述多集中于此次活动的考试及其结果的宏观叙述上,将该事件的发生过程简单化。首届庚款留美运动于宣统元年展开,正值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离世且清末改革稍见成效之时。庚款的退还虽出于中国外交官的努力与美国的自愿,但将退还的庚款用于中国学生留美的决定则是美国出于当时国际形势所作出的外交决策。此事转至国内后引发广泛关注,中央、地方以及个人都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而最终留美招考方案的出台则是外、学两部参考各方意见,同时相互妥协,平分学额的结果。考试的结果则被当时的舆论批评为“巨老”之子云集。以上种种使得此次考试距其为国家培养人材的初衷相去甚远。而这些现象背后所反映的则是整个晚清新政在制度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中央层面的行政混乱更为晚清之后的乱局埋下隐患。文章即通过对1909年前后报纸上的相关报道、当事人的回忆录以及部分档案资料的梳理,力图还原该事件更为复杂的历史面向。
其他文献
“生命政治”是20世纪哲学界讨论的核心概念之一,从福柯到埃斯波西托,再到阿甘本都在讨论这个概念。但是这个概念的内涵往往含混不清。福柯重新定义“生命政治”在于强调一种
自17世纪始,中国与瑞典之间开始了往来、交流的历史。进入20世纪,中瑞两国的交流更加频繁,其中,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安特生(JohanGunnarAndersson)在中瑞两国之间架起了友好的
以"SHCAN2000"系列现场总线仪表的开发为背景,从横向与纵向两个方面,探讨了具有良好继承性、易维护性的通用化软件的设计原则、实施方法等问题,较好地解决了在产品更新换代和高
本文着力探讨营口开港之后,西方传教士纷纷东来,为了辅助传教而开办的各种教育事业。文章以基督教教育事业为研究对象,除了逐一介绍各个差会开办的教会学堂之外,还不惜笔墨介绍东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