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作为二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一直受到二语教师、语言学家以及语言兴趣爱好者的广泛关注。随着二语阅读研究的不断深入,语言研究学者们对阅读的本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对于二语阅读到底是语言问题还是阅读问题的疑问,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形成了两种假设:语言阈限假设和语言相互依赖性假设。前者强调二语学习存在一种语言阂限,只有当二语的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即超过此语言阈限,母语的阅读能力才能够向二语阅读进行迁移。二语水平越高,母语对于二语的影响就越小;后者则认为,在任何语言背后,有一种普遍的规则,一种认知的能力,一旦习得了这一阅读语言的能力,就能在习得一门新语言的过程中自动发生迁移,而不需要再重新习得这一能力。虽然大量试验证明语言水平阈限的确存在,进而支持了语言阈限假设,但对于语言的相互依赖假设以及同时支持两种假设的实验到目前为止还比较少,尤其是对于非同源语的中文和英文的实验。本研究,着眼于验证此两种假设,将重心放在汉语阅读能力在英语(本文中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和“二语”两个概念交替使用,表达同样的意思)阅读过程发生正迁移的可能性上。为此,作者通过考量高考中文和英文成绩,以及入学英语考试及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阅读成绩,从194名学生里有目的地选出40名学生,他们作为大一的学生都已经具备一定的二语水平,并且中文的阅读成绩和英文的阅读成绩呈正相关。通过对这40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分别进行中文和英文的阅读测试,以及试后访谈,进一步证实在英语阅读中存在母语阅读能力的正迁移,但也存在一些不符合最初期望的变量。此结果说明二语的阅读既是一个语言问题,也是一个阅读问题,即二语的阅读既涉及到母语阅读能力的迁移,也涉及到二语语言能力的习得。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一定的二语水平,母语阅读能力再强,二语的阅读也无法顺利进行,收不到良好的效果。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阅读能力在各种学科的交叉影响下也呈现出更丰富的涵义。因此,在二语阅读的教学中,重点应当首先放在如何摒除两种语言的差异,促进母语阅读能力的正迁移上,同时对于阅读能力涵义的考量以及二语水平习得的标准进行更科学的思考和实证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