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陆续出台了相关教育法律法规明令禁止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中小学教育管理过程中取得很大成效,体罚或变相体罚等现象越来越少。然而,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却存在着另一种威胁因素——教师冷暴力,尤其在当今小学教育阶段,由于缺乏教育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教师冷暴力现象普遍存在。教师冷暴力的危害是深远的、长期的,不仅影响学生学习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也影响教师的整体形象和自身素质的提高,阻碍素质教育的发展。本文主要以Q市M小学为例,具体研究小学阶段中高年级教师冷暴力的现状,深入分析小学阶段教师冷暴力的危害、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论文选题缘由与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核心概念界定、研究方法等。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已有研究的分析对比了解当前教师冷暴力的表现形式、特点、原因,并对教师冷暴力及相关概念内涵进行界定,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收集数据。第二部分为小学阶段教师冷暴力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本部分是论文的主要内容。通过在某小学实习期间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数据,以及长时间的访谈和实地观察,搜集素材对教师冷暴力现象进行分析。主要运用SPSS 17.0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Excel进行数据的录入、整理和分析,包括教师冷暴力的伤害程度、发生频率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分析以及分析教师冷暴力的三个维度,分别为言语冷暴力、态度冷暴力和行为冷暴力,并辅之必要的观察实录和访谈记录。第三部分论述了小学阶段教师冷暴力现象的危害,主要从学生、教师、师生关系、德育和素质教育发展等角度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第四部分阐述了小学阶段教师冷暴力的原因,在调研基础上,依据相关教育学、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学校管理学等领域的知识,从教育对象、教育者、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对教师冷暴力进行归因分析。第五部分提出对小学阶段教师冷暴力的预防和应对策略,从教育对象、教育者、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和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