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VQ基因家族鉴定及功能分析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iwanli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白菜(Brassica rapa L.ssp.Pekinensis)起源于中国,是我国的特产蔬菜。大白菜富含多种营养物质,深受消费者喜爱。叶球是大白菜食用的最主要器官。大白菜各器官的生长发育直接影响叶球的发育,进而影响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大白菜的发育受基因和环境双重调控。VQ蛋白是一类与生长发育以及响应外界环境胁迫等功能相关的植物特异性转录调控辅助因子,它因含有2个高度保守的二肽(缬氨酸和谷氨酰胺,VQ)而得名。近年来的研究显示,VQ蛋白不仅参与种子、下胚轴、花、叶等器官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参与对干旱、盐、温度以及病原菌的胁迫应答。目前,人们已分离出拟南芥、水稻、大豆、葡萄和玉米的VQ基因并研究了它们的功能,但是在白菜作物中尚未见到相关报道。本研究对大白菜的VQ基因家族进行了全基因组鉴定及功能分析,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1.大白菜VQ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已公布的VQ保守结构域的氨基酸序列以及大白菜数据库(Brassica database)为基础,共鉴定出57个大白菜VQ成员;基因结构分析发现,57个BrVQs的编码区长度从282bp到1707bp,超过90%的BrVQs无内含子;蛋白特征分析发现,BrVQs蛋白序列长度从93aa到568aa,分子量从10.4到63.0千道尔顿,等电点从4.67到10.53;其氨基酸序列仅在VQ结构域处高度保守,而其他位置的序列则相对多变;根据VQ结构域中L和G位置氨基酸残基的差异被分成6种类型(LTG、FTG、VTG、LTS、LTV和YTG);另外,除了1个BrVQ基因以外,其他56个BrVQs基因非均一地分布在10条染色体上;共线性分析显示53个BrVQs分别分布在祖先的7个t PCK染色体上的13个blocks区域,其中41个BrVQs发生了片段复制,2个BrVQs发生串联复制;系统进化树显示BrVQs与AtVQs具有相似的进化进程,而与Os VQs相异。2.大白菜VQ基因表达模式分析分别提取大白菜根、短缩茎、老叶、幼叶、花和花蕾的RNA并对57个BrVQs进行各组织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26个BrVQs在根系中表达较高,13个BrVQs在老叶中表达量较高;7个BrVQs在花蕾中表达量较高;4个BrVQs主要在幼叶中有较高的表达量;3个BrVQs在短缩茎中被检测到较高的表达量;只有1个BrVQ的表达量在花中比其他组织高;另外,一些BrVQ同源基因在组织中具有相似的表达趋势,而一些则相反。BrVQs在不同非生物胁迫和激素条件下的表达趋势显示,15、11、29、11个BrVQs分别受PEG6000、Na Cl、35℃和4℃诱导表达;18、25、23个BrVQs分别受GA3、ABA和SA诱导表达。大白菜与拟南芥同源VQ基因的表达模式比较发现,同源基因之间的表达趋势既存在相似的也有相异的。以上结果显示BrVQ基因可能参与调控大白菜生长发育及其抗逆性。3.拟南芥VQ3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拟南芥和大白菜同属于十字花科植物,对模式植物拟南芥VQ基因功能的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大白菜VQ基因功能。目前VQ3基因在拟南芥和大白菜中均未见报道,所以我们首先对拟南芥VQ3/At1G21326基因进来了研究。结果显示,AtVQ3基因序列全长720bp,无内含子,蛋白序列长度为239aa。表达模式分析显示AtVQ3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具有与BrVQ3-1基因相似的表达趋势,都在根部表达较高;另外,除了ABA处理下无明显变化外,AtVQ3基因的表达在PEG6000、Na Cl、35℃、4℃和GA3条件下受到不同程度的诱导,尤其在Na Cl处理下上调表达最高,这与BrVQ3-1基因的表达趋势有所不同。转基因植株表型分析发现AtVQ3抑制植物生长发育,主要表现在根系、下胚轴、叶片、开花时间等;另外,AtVQ3过量表达植株在不同浓度的盐胁迫下具有较低的种子萌发率和较差的幼苗生长情况,而干扰植株则相反。以上结果说明AtVQ3基因可能在拟南芥生长发育及其抗盐性方面具有负调控作用。4.野生型Col、35S:AtVQ3-8和AtVQ3-RNAi-3植株转录组分析为了更加全面地理解AtVQ3基因对拟南芥生长发育及其耐盐性的影响,对野生型Col、35S:AtVQ3-8和AtVQ3-RNAi-3植株进行了RNA-Seq测序。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在Col vs.35S:AtVQ3-8对比组中共有94个基因上调和50个基因下调,在Col vs.AtVQ3-RNAi-3对比组共有57个基因上调和48个基因下调,而在AtVQ3-RNAi-3 vs.35S:AtVQ3-8对比组共有134个基因上调和137个基因下调;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的深入分析后发现,在35S:AtVQ3-8植株中,明显上调表达的基因包括4个生长素早期响应SAUR基因、油菜素类固醇信号途径中相关基因BZS1和RALF23以及生长相关转录因子MIF3和LBD38;而细胞壁合成相关基因EXPs和EXTs、1个SAUR基因、植物开花相关基因ELF4、SOC1和JAC1、钙调蛋白相关基因以及干旱和盐害响应基因GOLS2、ATNCED3和ATCIPK6显著下调表达;与35S:AtVQ3-8植株相比,在AtVQ3-RNAi-3植株中上述基因都有明显相反的表达趋势。以上结果表明:VQ3基因是通过调控多个代谢途径、多个基因的表达来参与拟南芥的生长发育及耐盐作用。5.大白菜VQ3-1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为了解BrVQ3-1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我们构建了BrVQ3-1过量表达载体并获得了拟南芥BrVQ3-1过量表达植株,结果显示,在拟南芥生长发育方面,BrVQ3-1基因具有与AtVQ3基因相似的功能;但在植物抗盐性方面,BrVQ3-1基因对盐不敏感;另外,我们从AtVQ3转录组中选取了9个基因并利用q RT-PCR技术检测了它们在35S:BrVQ3-1植株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5个基因(EXPA8、EXT3、SAUR31、BZS1和ELF4)在35S:BrVQ3-1植株中表现出明显的下调趋势,这与在35S:AtVQ3-8植株的结果相似,进一步说明了AtVQ3和BrVQ3-1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方面具有相似的功能。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对老年人居住环境进行改造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老龄人口居住率较大并且具有大量保有量的老旧居民区的适老改造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正> 龙江-肇州地区位于松辽盆地北部,其基底岩性主要为古生代、前古生代的中深变质岩、浅变质岩和花岗岩。盆地盖层有侏罗系、白垩系、古近系-新近系和第四系。作为本区找矿
地磁感应电流(GIC)会引起变压器直流偏磁,从而引起谐波、无功增加等效应可能威胁电力设备和电网的安全。现有的绝大多数研究主要针对确定输入参数进行GIC计算分析;实际上无论是模型本身,还是输入参数,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从不确定性的角度去研究GIC并对各不确定参数引起的GIC的不确定度进行量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首先,介绍了现有的地电场及GIC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竞争力提升和价值创造的重要来源,研发工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研发人员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本文以Y公司研发部门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
我国的艺术形式和传统文化拥有着较大的特点,在最近几年被国内外知名的设计师和艺术家广泛应用。其中合理的将剪纸艺术融入到了产品的设计当中。形成了拥有中国特色的技术产品
生活技能是建立在独立基础之上的自我管理和充分发挥作用所必需的社会技能,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可促进青少年健康的有效方式。针对高校学生进行生活技能课程开发,组织全国7省区
数学、物理、流体力学、工程技术和经济学等学科中的许多问题最终都归结为求解大型稀疏矩阵的线性代数方程组.使用迭代法求解方程组充分利用了矩阵的稀疏性,从而节省大量计算
英语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国际社会在不断地发展,教师以前掌握的一些英语语法的运用、词汇量的大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在社会
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催化燃烧的原理,处理塑料印刷、粘接、层合、复合、涂复等加工行业中产生有机废气的方法。
黑龙江省自太古代以来,地层发育齐全,岩浆热液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发育,成矿条件及找矿潜力巨大。但由于区内缺乏对构造控矿作用、成矿条件、矿化富集规律及成矿预测等方面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