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间接侵权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djflskd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专利侵权的方式也变的复杂而多样,由于专利能够带来巨大的物质利益,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日益猖獗,给专利权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所以,如何切实有效地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制止侵权行为的发生,就成为专利法的核心工作。笔者认为专利间接侵权行为作为一种侵害专利权人利益的行为,具有极大的隐蔽性,理应被法律所规制,但在我国,由于专利间接侵权制度在立法上存在空白,使得很多司法实践无具体规定可遵循,专利权人的利益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保障。因此,我国专利法再次修改时应当进一步加强对专利权的保护,建立间接侵权制度。本文首先介绍了专利间接侵权制度产生的渊源及在我国司法审判中的具体案例。通过对不同的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及欧盟的成文立法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各自的立法特点和相互异同,使得我国专利间接侵权立法有了借鉴和参考。然后对专利间接侵权制度基本理论进行梳理,详细论述了专利间接侵权的概念和构成要件,重点探讨了专利间接侵权行为认定的主观构成要件和专利间接侵权行为与直接侵权行为的关系。最后,笔者认为中国目前的专利保护现状需要在专利法中加入有关专利间接侵权的制度,并对未来专利法修改提出了设置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具体构想。
其他文献
有序的公民政治参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是维护政治稳定、优化政府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 我国目前公民的政
在人类历史中,酷刑经历了从审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手段到在各国国内法中受到冷落乃至在世界范围内被全面禁止的演变。进入20世纪以来,反对酷刑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人
卢卡奇是当代勇于从马克思主义理论阵营中走出来,与第二国际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模式相对立,并对此进行尖锐地批判,立足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来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杰出人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