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儿童哮喘控制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哮喘控制水平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的初步探讨

来源 :蚌埠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l20020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影响儿童哮喘控制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目的:调查我院哮喘儿童的控制现状,探讨可能影响哮喘控制不良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适合我院的哮喘干预措施,改善我院儿童哮喘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儿科呼吸哮喘门诊就诊的213例哮喘儿童作为调查对象。符合入组标准、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完成相关调查问卷的患儿(有效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哮喘症状控制水平分级,评估我院哮喘儿童的控制水平,并将良好控制的患儿纳入为完全控制组(76例);部分控制及未控制患儿纳入未完全控制组(124例)。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哮喘家族史、鼻炎、湿疹、长期居住地、尘螨过敏、呼吸道感染、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哮喘治疗的依从性、超重或肥胖、被动吸烟等。上述因素先采用单因素分析进行筛选,后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P<0.05)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200名哮喘患儿,年龄范围为3-14岁,平均年龄为8.5±3.1岁;男性111例(55.5%),女性89例(44.5%);超重或肥胖55例(27.5%),BMI正常145例(72.5%);2、按哮喘控制症状水平分级,其中良好控制76例(38%);部分控制95例(47.5%),未控制29例(14.5%);3、单因素分析共筛选出5个可能影响我院哮喘儿童控制水平的相关因素,其中鼻炎(OR 2.35,95%CI 1.31-4.21,P=0.004)、尘螨过敏(OR 1.98,95%CI 1.03-3.79,P=0.04)、呼吸道感染(OR 1.9,95%CI 0.19-0.67,P=0.048)、年龄<6岁(OR 0.35,95%CI 0.19-0.67,P=0.01)、ICS规范治疗的依从性差(OR 0.2,95%CI 0.10-0.39,P<0.001)为影响儿童哮喘控制水平的可能危险因素;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鼻炎(OR 2.33,95%CI 1.21-4.41,P=0.011)、年龄<6岁(OR 0.38,95%CI 0.19-0.76,P=0.006)和ICS规范治疗的依从性差(OR0.23,95%CI 0.11-0.45,P<0.001)是影响哮喘控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我院呼吸哮喘专科门诊就诊的哮喘儿童完全控制率低于发达国家;2、年龄小于6岁、鼻炎及ICS规范治疗的依从性差是影响我院儿童哮喘控制的独立危险因素。第二部分:儿童哮喘控制水平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的初步探讨目的:分析不同控制水平的哮喘患儿与健康人群肠道微生态的差异特征,探讨哮喘儿童控制水平和肠道微生物有无相关性,以期为临床上哮喘的预防管理及治疗提供新线索。方法:收集并选取2018年10月至2018年12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儿科呼吸哮喘专科门诊就诊的哮喘患儿,共3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哮喘症状控制水平分级标准分为:良好控制患儿15例,未控制和部分控制患儿共15例,将其分别归入完全控制组(15例)、未完全控制组(15例)。另外,选取年龄、性别、BMI等相匹配的同期体检健康的儿童20例纳入健康对照组。采集入组儿童第一天的粪便标本,进行肠道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利用特异性引物对细菌16Sr DNA的V3-V4序列进行扩增、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哮喘患儿28例,其中完全控制组有效粪便标本15份,未完全控制组有效粪便标本13份,健康对照组有效粪便标本17份。组间在性别、年龄、BMI、分娩方式、母乳喂养时间、是否早产或足月、有无鼻炎、湿疹等过敏性疾病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菌群丰度(Chao1指数)和菌群多样性(Shannon指数)在健康对照组、完全控制组和未完全控制组中呈依次下降趋势,且菌群丰度和多样性在未完全控制组下降明显(P<0.01),提示肠道微生物的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减少可能与哮喘控制水平有关。3、三组间肠道微生态菌群门水平差异比较在门水平上,放线菌门在三组间存在显著差异,且放线菌门细菌相对丰度沿健康对照组-完全控制组-未完全控制组呈显著下降趋势(P<0.001)。4、三组间肠道微生态菌群属水平差异比较在属水平上,三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的菌群有双歧杆菌属、理研菌科的Alistipes、Parasutterella、Fusicatenibacter、巨球型菌属、颤杆菌克、Barnesiella、Dorea、嗜胆菌属、厚壁菌门的f_Ruminococcaceae、o_Clostridiales及放线菌门的f_Coriobacteriaceae、f_Bifidobacteriaceae菌属(P<0.05)。其中双歧杆菌属、理研菌科的Alistipes、Parasutterella、Barnesiella、厚壁菌门的o_Clostridiales及放线菌门的f_Coriobacteriaceae、f_Bifidobacteriaceae等在未完全控制组的相对丰度较健康对照组和完全控制组均呈下降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颤杆菌克、Dorea、嗜胆菌属等相对丰度在未完全控制组中较健康对照组和完全控制组呈增加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控制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亦有明显下降趋势(P<0.05),巨球型菌属相对丰度增加(P<0.05),提示完全控制组与健康对照组肠道菌群差异不明显。综上,双歧杆菌属细菌比例变化趋势在健康对照组-完全控制组-未完全控制组存在递减关系,其他菌株未见明显相似规律性。结论:1、未完全控制组与完全控制组、健康对照组肠道菌群存在明显差异,而完全控制组与健康对照组肠道菌群差异不明显;2、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在健康对照组、完全控制组、未完全控制组三组间均存在明显差异,且呈依次下降趋势,提示双歧杆菌属相对丰度的减少可能与儿童哮喘控制不良有关。
其他文献
家训是中国传统宗法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是祖、父对后代子孙后代的教诲、教导,其中凝结着父辈对后代的思想、行为、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设计,间接反映着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幼儿园作为学前教育的机构,承担着重要的幼儿基础教育任务。为提高幼儿综合素质,幼儿园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要点,
目的研究新生儿PICC导管的临床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PICC导管使用时间。方法总结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185例新生儿PICC导管的临床护理。结果穿刺成功182例,成功率
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作为我国护理专业化进程中的生力军,将是临床高级护理实践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其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临床护理学科的发展。由于护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
目的 探查冠心病介入治疗中低分子肝素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0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行介入治疗,对照组行普通肝素
微波萃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萃取技术是近年来研究的热门课题.文中阐述了微波萃取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并介绍了微波萃取技术在环境分析、化工分析、食品分析、生化分析及天然
分析了丽水竹产业优势和竹文化旅游价值,提出丽水竹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必须遵循环保第一、文化特色、保护性开发、当地居民参与原则,重点开发竹子绿色长廊、国家级竹类森林公园
随着全国各大城市的燃气事业蓬勃发展,城市能源结构开发利用的科学合理优化,人们对天然气的依赖程度也日益随之增强,燃气事业发展对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具有无可替
目的通过对化疗输液组与非化疗输液组对照分析,探讨肿瘤患者接受化疗输液过程中的心理应激反应,解决临床化疗中患者心理负担过重及并发症[1]的发生.方法对130例肿瘤化疗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