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皇甫枚是晚唐五代一位重要的小说家,其传奇志怪小说集《三水小牍》被称为“晚唐传奇之花”,显示出介于唐代小说与宋代小说之间的过渡性特征。学术界对皇甫枚及其《三水小牍》的地位和价值有一个认识的过程,总体趋向是由忽视转为重视,由偏失转为公允。但就研究实绩而言尚有很多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比如皇甫枚的个人情况包括家世、生平和思想,限于材料我们知之甚少;《三水小牍》的版本流传未能发现根本性的症结,文本校勘疏漏极多;艺术分析零散琐碎等等。本文试图结合历史背景,运用叙事学理论,对作家作品做全方位的探索,以求得到更加准确、深入和系统的了解。全文共四章。第一章为作家作品考证。第一节根据出土墓志文献,结合本书记载,证实皇甫枚即皇甫炜之子,继而理清皇甫家族谱系,确定其籍贯为河南府河南县。第二节根据其父母墓志记载及唐代相关历史背景,将皇甫枚生年推定为大中十年、十一年之间。就儒道佛三家对其思想的影响深浅进行了定位,认为《左传》的影响具有根本性。第三节为《三水小牍》版本流传。明代杨仪家藏二卷本为目前通行二卷本的源头,但通过篇目分析,笔者发现杨仪家藏二卷本乃是编者杂合《太平广记》、《续谈助》和重编《说郛》等书而成,并非原书。第二章将本书的题材内容归纳为四类:奇人异事、神灵鬼怪、徵应报应、地理札记,并分节给予研究。第一节梳理了本书前后期风格的变化,即由浪漫转向现实,并对转变原因做了解释说明。第二、三节主要论述皇甫枚笔下鬼怪徵应题材的独特性,从中可以看到《左传》的具体影响。第四节则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了地理札记类作品的特点。第三章主要运用西方叙事学原理分析本书艺术价值。第一节着重对本书经常出现的叙事者干预进行深入的探讨。第二节将本书叙事结构区分为情节小说、人物小说和戏剧小说,对其各自的结构特点做了阐发。第三节主要探讨了皇甫枚在叙述时对时间艺术的精湛把握,从时序、时长和频率三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第四章对本书的人物形象做了具体研究,根据人物身份区分为文士、武将、士女、下层群众四种,并对其各自的行为模式进行分析。附录主要包括《三水小牍》重编校勘、诸本序跋及皇甫家族出土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