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中学语文教科书选入人物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el1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科书是特定文化的载体,它是经过编者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精心选择的结果。中学语文教科书塑造了大量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构成了学生的重要参照群体,对学生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整个民国(1912-1949)作为时间背景,按照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发展脉络划分为国文时期、国语文混用时期和新国文时期三个阶段,并对这三个阶段的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发展历程进行简单梳理。笔者选取了52套具有代表性的教科书作为研究样本,分别从性别、年龄、国别、身份这四个维度对52套教科书中所涉及的人物进行系统的统计分析和内容分析,在此基础上窥探人物的发展演变。性别上,受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教科书中的女性数量有了显著提高,职业女性逐渐取代传统的贤妻良母式女性成为教科书中女性的主要形象,她们不再是局限于家庭生活的“闺中妇人”,开始走出家庭、迈向社会。年龄上,在西方儿童本位论的指导下,教科书的编撰开始适应学生的兴趣与要求,一改民初成人垄断的局面,民国中后期的教科书开始出现众多与学生年龄相仿的少年儿童,学生被赋予自己独立的个性与价值。国别上,新文化运动后,教科书不再局限于本国人物的塑造,欧美发达国家成为外国人物的主要来源,教科书对外国各领域人物均有涉及,所选择的外国人物身上体现的多是不分国界、种族、民族的全人类共有的普遍价值取向及道德追求。身份上,普通百姓逐渐取代民初的“王侯将相、圣贤名儒”等传统道德人物成为教科书中的主要人物群体,科学家、发明家等在科学技术领域具有卓越贡献的人物受到重视,教科书人物呈现方式越来越生活化与平民化。最后,笔者根据对民国中学语文教科书人物的统计与整理,发现教科书在人物选取时主要存在职业女性比例过低、独特的异域文化特征在教科书中甚少体现、民国后期教科书沦为政治教育的工具等几点问题。
其他文献
对受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作弹塑性分析,以便确定沿构件纵轴各截面弹性区的分布范围,再通过建立平面外弯曲与扭转的平衡方程求解构件的临界弯矩。求解得到的MCr与给定的M之间
农业技术创新是在有限土地资源条件下增加农作物产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以袁隆平水稻杂交技术为代表农业创新促进了我国农业发展。围绕如何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能力
近几年,科技人员下乡对农民科技培训了解到现在的种植业单一,大田作物主要以玉米、水稻为主,近郊的蔬菜产区也随着城市化的建设面积逐年减少。一些菜农相继到远郊选择地块,但
对测量锅炉烟尘排放浓度的不确定度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其测量扩展不确定度,结果令人满意。
通过管路输送泥浆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实用方法,习惯上大多使用软填料来作为系统密封。随着能源、劳动力、安全性以及环境保护等对泵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泵的密封问题也成为必须认
区域自动气象站在对中小尺度天气的监测和预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日常维护工作,及时、准确的对预报工作中的突发故障进行处理,从而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
为提高伺服阀反馈杆小球工作寿命,通过研究与应用一种涂层技术,将TiAlN涂层涂至反馈杆小球表面,通过伺服阀百万次寿命试验,结果表明小球及涂层磨损量仍符合技术要求,通过试验
大庆油田南三油库原有3座锅炉房,在运行过程中,其中2座锅炉房存在锅炉系统冷凝水回收量大且含油、污水排放量大等问题,严重降低了热力系统效率,并对环境造成污染;1座锅炉房存在设
培养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是当前中学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将根据学生心理认识的过程试从阅读感受、体验与品味领悟与判断三个方面探讨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问题。
拖拉机、农用汽车一旦遇到车祸,伤者如何救护呢?医学专家介绍以下几种发生车祸后,对伤者伤势简便易行的判断和急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