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方面是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一方面是学校培养的人才难以就业。何以出现这种局面,主要是学校的专业设置出了问题。 对一个民办高校来说,能不能招到学生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如何,关系到学校的生存问题,而专业设置直接影响学校的招生和就业。民办高校专业设置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以市场为导向。然而,市场需求是不是唯一的准则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专业设置过度依靠市场调节可能导致人才结构性失业或结构性短缺,也使教育质量难以保证。专业设置的市场需求导向虽然暂时迎合了就业市场用人的需求,往往也很容易被其他竞争学校和或人才需求过剩击垮。因为,市场本身是不断变化的,随市场变化而变化开设专业,专业没有积累,难以形成专业特色。所以,民办高校在设置专业时,除了要考虑市场需求和开设专业的成本外,更应该坚持既定的“专业”精神,即根据学校所处的外部环境和自身的优势劣势,对学校的“专业”发展有一个准确的市场定位。并对学校的“专业”发展作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 市场需求包括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由于社会观念和教育滞后等原因,这两个市场往往是不对应的。专业设置如果跟着老百姓的生源市场走,往往要走弯路。简单地提市场导向,它太功利了,有可能把教育引入歧途。所以,就业市场我们要去了解它、引领它;生源市场我们要去引导它。 上述问题要求学校开设新专业时作深入的市场调查,而这一点是目前民办高校设置专业比较欠缺的。深入的市场调查除了要有足够的资金和专业技术人员外,还要政府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政策甚至资金支持。现在,政府没有一个权威部门发布信息,引导学校专业设置。错误的信息不但使开设专业的雾里看花,而且会误导学校专业设置。 专业由课程组成,专业的特色由课程来体现。对学生开放式问卷调查中,反映最多的是课程的理论性太强、针对性不强;课程门类太多,一些课程重复设置。 论文第二章笔者设计了“更广阔背景的调查”(包括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和访谈),我以JQ学院为例,但是,希望我的研究对普遍的同类学校也具有典型意义,反之,我希望通过其他学校相同问题的表现来印证JO学院问题的本质所在,以增强本研究的效度。 通过前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客观地研究了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热门专业重复设置;社会观念影响家长和学生对专业的选择,生源市场与就业市场不对应;简单意义上市场导向存在的问题;专业设置缺乏深入的市场调查和严格的科学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