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学生组织是一个特殊的组织,高校学生组织与政府,事业单位这类组织不同,它是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自组织,高校学生组织与行政单位、等高校教职工等正式组织也都是有区别的,它是由于兴趣、爱好或者共同利益形成的以一套群体默认的行为规范或准则运行的松散型组织。它是非正式组织。高校学生组织与工厂、企业等盈利性组织是有差别的。它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织。他的运作并不是为了产生利益,他是非营利性组织。本文利用自组织,非正式组织,非营利性组织的特点及规律,对高校学生组织进行分析并试图研究对高校学生组织的影响因素。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理解分析,确定了对于高校学生组织的研究方向和高校学生组织的特性并通过对高校学生组织特性的研究和定位,建立学生组织管理模型,利用自组织理论,非正式组织理论非营利性组织理论,分别对高校学生组织的管理模型的权利分配,成员激励,成员选拔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学生组织的领导方式和运作管理方式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高校学生组织管理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研究的内容、思路、研究方法、结构安排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主要是从高校管理工作角度,思想政治角度,人力资源角度,企业管理角度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回顾;第三章是高校学生组织的特性研究。从自组织特性,非正式组织,非营利性组织的学生组织特性研究,并对高校学生组织定位问题进行研究;第四章是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研究,建立学生组织管理模型,并利用自组织理论,非正式组织理论非营利性组织理论,分别对高校学生组织的管理模型的权利分配,成员激励,成员选拔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学生组织的领导方式和运作管理方式进行研究;第五章是高校学生组织管理模式影响因素的研究;分别从高校党政工团组织对其影响的研究,校园文化对其影响的研究;高校管理制度对其影响的研究;行政管理者对其影响的研究,专业老师对其影响的研究;社会因素对其影响进行研究。第六章为全文总结部分。总结本文的创新之处、研究的局限性。通过综合分析,本研究主要得出结论:高校学生组织管理应遵循自组织,非正式组织,非营利性组织的组织特性。高校学生组织管理应考虑高校党政工团组织,校园文化,高校管理制度,行政管理者,专业老师,社会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适度的调控。其他组织的重在提高员工的素质和有效利用率,而高校学生组织重点在于发掘他们的潜能,以教育、培养为主。对学生组织成员重点应放在教育、培养和引导方面。而高校学生组织正是教育、培养和引导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渠道,正是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构建了新的基于自组织,非正式组织,非营利性组织理论的高校学生组织管理理论模型。第二,将学生组织的管理由传统的单一的科层式管理,转变为扁平的内外管理相结合,同时考虑多种影响因素的管理模式;并且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第三,针对我国高校学生组织的特点,提出了一些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提高高校学生组织成员绩效的建议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