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和谐劳资关系构建研究——兼论劳方合法维权意识教育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qi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是市场经济下各种经济关系的基础。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市场化的劳资关系已取代计划体制下的劳动用工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劳资矛盾开始凸显和激化。如何妥善处理劳资双方的利益矛盾,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已成为现阶段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劳资矛盾的凸显和加剧,各种劳资纠纷不断,并不时引发激烈的群体性劳资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忧。改革开放以来公有制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私营企业也有了快速的发展势头,它带给我们客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较突出的还是劳资关系的不和谐。劳资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要的经济关系,不仅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增长而且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因此探究私营企业和谐劳资关系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主要重点研究分析私营企业“劳资政”三方协调机制,政府行为选择对劳资关系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劳资新形势下加强工会力量和集体谈判功能。在总结国外劳资关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构建我国和谐劳资关系。内部主要是私营企业转变管理观念,把企业的规范管理和情感机制结合起来,雇员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法律和组织维护自身的权益。外部主要是强化政府在协调劳资关系中的责任,包括强化政府的公共管理目标、加强劳资关系的立法和执法、建立有效的劳资争议处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建立和谐稳定的劳资关系。
其他文献
经济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性内容,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标指向。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经济民主的完善关系到经济的发展质量,更关系到民生福祉实现。如何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以研究生德育为主线,针对研究生群体特有的对象特征和认知结构及水平以及面临的现实挑战,以“生活世界”理论的新视角,通过对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理念阐明,重新审视和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