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506例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进行证候问卷调查,收集其相关中医四诊信息及实验室检查数据,综合运用聚类分析、logisitic回归分析及因子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分析,阐明前列腺增生症的证侯分型、证候分布规律、及辨证要点,形成对前列腺增生症证候的量化诊断,并阐明前列腺增生症各个证候的相关因素。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为前列腺增生症的辨证分析提供参考,完善基于数字挖掘技术对前列腺增生症证候学的研究,并为今后更深入的前列腺增生症证候学的研究打下基础。方法:1.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国内同类研究的研究方法,建立证候调查表(CRF)。2.严格遵照诊断、纳入、排除标准,收集2016年3月—2017年1月经河南省中医院确诊为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的证候学相关信息及实验室检查的有关资料。3.采用Epidata3.0软件录入506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相关相关,并对录入数据进行复查,经检查无误后导出。4.运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辨证分析要点及疾病证型的量化诊断,并进一步对前列腺增生症的证型进行聚类研究,得出其四诊信息对证型贡献的权重。结果:1.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证候分型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肾阳不足型(25.7%)、脾肾气虚型(23.9%)、气滞血瘀型(20.6%)、湿热下注型(16.2%)、肾阴亏虚型(13.6%)。2.用频数分布分析得出前列腺增生症中最常见的四诊信息为尿频、排尿不畅、尿线变细、腰膝酸软、神疲、脉沉细、尿黄、夜尿多、畏寒肢冷、舌质淡润、舌淡、尿后滴沥、脉细弱、尿痛、乏力、尿分叉、大便溏、纳差、舌红、苔黄腻、尿无力、脉细数、大便干、尿程短、舌红少津、尿急、口黏、小腹痛、尿不净。3.经检验,所选用的统计方法因子分析适合用于本研究。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得出各纳入分析指标的载荷系数,共提取出8个公因子,在此基础上,获得了各假设证型的基本辨证信息。4.通过聚类分析,并结合临床知识,得出前列腺增生症的5种证型。5.在聚类分析基础上,通过二元logisitic回归分析,分别得出5个证型各证型特征的权重。结论:通过现代数字挖掘技术对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证型的辨别具有应用意义,进一步验证了现代统计分析对传统中医证型研究的应用意义。本研究通过聚类分析、logisitic回归分析及因子分析对前列腺增生症的证候学进行研究,填补了通过多重统计分析方法对前列腺增生症证候学及量化诊断研究的空白。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大样本量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应用频数分布的方法得出本病的证型分布特征、四诊信息频率,进一步总结出前列腺增生症的基础症状。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提取符合分析标准的53个指标,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前列腺增生症各证型的辨别提供相对精确的量化诊断标准;应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前列腺增生症上述53个指标在统计分析软件中通过进行数学计算进行有效归类,并可得出本病大部分证型及各证型的中医四诊信息;在聚类分析基础上,对聚类结果中的各样本进一步分类并进行二元logisitic回归分析,得出聚类分析结果中各个证型特征的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