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并且治愈率低。肺癌在临床上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其中约有80%-85%的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由于肺癌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约75%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错过了进行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期。晚期肺癌主要的治疗方式有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但其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治疗的迅猛发展,免疫疗法已成为临床癌症治疗又一新方法。尤其是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和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PD-L1)阻断剂的免疫疗法是已被认定为晚期肺癌的最佳疗法。由于PD-1/PD-L1的结合被抗体阻断后,机体的自身免疫系统被增强,产生一系列的抑制性肿瘤生长的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效果。但是,这种疗法的一些副作用限制了它的应用。主要的副作用包括关节炎,红斑狼疮,神经系统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减轻机体免疫反应的潜力,因此将PD-1/PD-L1阻断剂与MSC结合使用可能是一种很好的疗法。MSCs是源自中胚层的成年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能力。当前,它们主要用于自身免疫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此外,PD-1/PD-L1阻滞剂的功效与肿瘤细胞中PD-L1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D-L1的表达水平越高,效果越显着。当患者的肿瘤组织不表达PD-L1时,该疗法将无效。因此,本实验探究了间充质干细胞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PD-L1表达的影响以及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的影响,为MSCs联合PD-1/PD-L1阻断剂治疗晚期肺癌的可行性提供重要的信息。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肺癌细胞系A549和H1299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间充质干细胞对肺癌细胞PD-L1表达水平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肺癌患者组织内PD-L1的表达情况;(2)以A549和H1299细胞为研究对象,利用qRT-PCR技术、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ucMSCs对PD-L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3)探索MSCs对A549和H1299生物学功能上的影响,利用Transwell侵袭实验和划痕修复实验分别检测MSCs对NSCLC细胞的归巢性和对NSCLC细胞迁移的影响,并通过qRT-PCR实验检测细胞增殖(Ki-67)与凋亡(Bax、Bcl)的表达情况。以上实验结果说明,hucMSCs可以促使NSCLC细胞中PD-L1表达增多,对NSCLC细胞具有归巢性,并能抑制NSCLC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同时还能抑制NSCLC细胞迁移。这项研究为寻找与PD-1/PD-L1免疫疗法相结合的新疗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为该疗法改善其对晚期肺癌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副作用提供理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