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将近十年中医药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文献研究所获得的本病辨证治疗及用药规律与导师应用补肾化痰活血法治疗本病的临床经验相对比,以文献研究结果验证临床用药,并拓宽治疗思路,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以求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获得更好的疗效。材料与方法:收集中医药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研究文献106篇,整理所收集文献的辨证治疗及用药情况,建立相关数据库,以证素辨证理论为依据,并应用Microsoft 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文献治疗本病的辨证治疗及用药规律;基于临床实践,总结刘君教授运用补肾化痰活血法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临床经验。结果:1.本研究纳入的106篇文献中,共涉及45种证型、16项通用证素、21种治法及150味中药。其中,最常见的证型为肾精亏虚兼痰瘀阻滞证,常见的病性证素及其所占比重依次为血瘀(71.70%)、痰(43.40%)、精亏(42.45%),最常见的病位证素为肾;常用治法及其所占比重依次为:活血化瘀(96.23%)、健脾化痰(47.17%)、补肾益精(38.68%)。2.最常使用的单味药为石菖蒲。3.所涉及的150味中药中,药性分布为:温(48.97%)、寒(24.25%)、平(22.20%)、凉(3.64%)、热(0.93%);药味分布为:甘(29.78%)、苦(28.42%)、辛(24.94%)、咸(7.78%)、酸(4.30%)、涩(3.30%)、淡(1.47%);多入肝经(24.60%)、心经(15.92%)、肾经(13.58%)及脾经(13.35%);根据功效分类多为活血化瘀药(20.52%)、补血药(10.45%)及补气药(10.17%)。4.补肾化痰活血法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疗效确切。结论: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生与肾精亏虚、痰浊、瘀血密切相关,且文献研究结果及导师临床经验均表明以补肾益精、健脾化痰、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选方遣药治疗本病,疗效肯定,具有标本兼治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