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有机——无机杂化介孔功能材料的研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55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有机功能分子在介孔孔道内自组装形成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因功能分子不同,其特定的性质赋予介孔材料独特的性能,这些不同的杂化介孔材料能够应用于各个领域,拓宽介孔材料的应用前景。本论文致力于设计和研制新型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并且将其应用于离子传感、有机分子吸附以及抗菌领域。   有机-无机杂化介孔材料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客体有机功能分子,为了实现杂化介孔材料不同的用途,本文中设计了四种具有双西弗碱结构的有机功能分子,这些分子结构中均具有大π共轭电子体系,刚性的平面结构等特征,因此具有很强的荧光信号。同时,其自身能够通过捕获金属离子产生明显的荧光光谱变化,利用此点可以作为小型而灵敏的有机传感材料。除此之外,通过在结构中引入活泼的端氨基不仅有利于将其固定在介孔材料孔道内,而且能够与有机小分子发生化学作用成为很好的吸附中心位。众所周知,西弗碱结构的分子是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通过在结构中引入其它具有抗菌活性的基团,能够作为抗菌活性位与介孔材料形成抗菌材料。通过四种不同的胺与对苯二甲醛缩合分别制备了N,N’-(1,4-亚苯基二次甲基)双-1,4-苯二胺(PMBA),N,N’-(1,4-亚苯基二次甲基)双-3-硝基-1,4-苯二胺(NPMBA)、N,N’-(1,4-亚苯基二次甲基)双-3-甲基-1,4-苯二胺(CPMBA)和N,N’-(1,4-亚苯基二次甲基)双-2,3,5,6-四氟-1,4-苯二甲胺(FPMBA)不同的西弗碱分子。通过对于西弗碱PMBA的荧光检测,发现了其对于金属铝离子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度的荧光识别作用。   将有机功能分子PMBA分别采用嫁接法和共缩合法以共价键的方式固定在介孔孔道内制备了一系列杂化介孔材料,这些杂化传感材料在一定的激发波长下都表现出了灵敏的荧光信号。通过对比用两种不同方法制备的杂化介孔材料的结构表征数据和光谱数据,发现有机分子在介孔孔道内具有不同的连接方式,揭示了不同制备方法对于杂化介孔材料性能的影响。溶液中痕量的金属铁离子与铅离子对PMBA-SBA杂化材料的荧光具有强烈的猝灭作用,这种猝灭过程被证实为一种静态猝灭机理。   采用共缩合法将有机功能分子CPMBA、NPMBA和PMBA自组装在介孔孔道内形成的杂化介孔材料,因其锚定在孔壁后结构中仍然保留了一个端氨基,对乙醛表现出高的吸附性能,是一个很好的环境净化材料。通过改变有机分子负载量实现了可控调变杂化材料的吸附性能的目的。此外,通过原位红外的研究,探讨了乙醛吸附体系的吸附机理,证实了其为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而且是化学吸附与物理吸附并存的吸附过程。因此,通过固定不同的有机功能分子制备了新型的能够去除乙醛的杂化介孔吸附材料。   将具有卤素原子的西弗碱分子FPMBA共价键连接在介孔孔道内得到的杂化介孔材料,因西弗碱分子本身具有抗菌活性,制备了新型的杂化抗菌材料。对于三种菌种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的抗菌测试中,由于其具有西弗碱的抗菌活性位以及抗菌元素卤素揭示出杂化材料有很高的抗菌活性。通过对比杂化介孔材料与有机功能分子抗菌活性的差异,说明了对于不同菌种其主要抗菌活性因素不同,改变主要抗菌活性因素针对不同菌种能够提高材料的抗菌活性。
其他文献
期刊
本论文主要致力于新型后过渡金属(铁、钴和镍)配合物的设计与合成,以及它们在乙烯齐聚和聚合中的应用。论文中共包含了三类配体,即N^N、N^N^N、P^N配体,并将它们用于后过渡金属
学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年流传的技艺,充满神秘感的工序,稀有的颜料,精湛的画工一—这的溢美之词,都远远不及你看到它的那一眼,《般若·蕴美》唐卡礼盒,内含热贡唐卡知名画师宽他
氢能作为可再生能源,是解决全球变暖和能源安全的最有可能的燃料之一。氢氧化反应(HOR)和氢析出反应(HER)是氢能源的两个可逆反应,电能通过电解水反应直接转换成氢气,而H2-O2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除了实际的应用以外,氢电极因其反应过程较为简单,为2电子过程,经常作为探针反应以研究基础的动力学信息,为其他复杂反应提供指导。在酸性介质中催化剂的活性较好,但是氧电极端需要大量的贵金属催化剂;在
学位
为了在分子水平上探讨棉花叶绿素质量分数的遗传规律,利用重组近交系群体T586×渝棉1号的270个F2:7家系为材料,构建了包括604个标记和覆盖棉花基因组3 140.9 cM的重组近交系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手性羧酸是许多天然产物,生物分子和药物分子的结构单元,测定手性羧酸的对映体纯度和绝对构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合成了手性二胺和手性氨基醇两类手性溶解剂并将它们应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对于阐明生物反应的机理,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在药物与蛋白或核酸的相互作用的研究中,毛细管电泳法由于其所具有的高效快速等优点,目前已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贯穿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讲话始终的主题和灵魂。《讲话》总结全党一年多来对“三个代表”学习和研究的成果,更加系统、
Corrole大环化合物的研究是当代卟啉化学的重要课题,在化学传感器,催化氧化剂与生物体系催化剂,光动力抗癌以及超分子组装等方面显示出极其诱人的前景。本论选择了当代卟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