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熊佛西作为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的易卜生”。他一生不仅致力于艺术教育事业,而且写出了大量精湛的剧本。他与田汉、欧阳予倩等人组织了著名的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这次展览会对推动戏剧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熊佛西在中国话剧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其剧作不仅能巧妙吸收西方优秀剧作家的创作精髓,而且能将我国优秀民间文化与审美内涵融入创作之中并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剧本。已有关于熊佛西的研究侧重于他的教育思想及其单部剧本,且这些研究缺少一个整体的认识。对熊佛西的剧作的研究有利于戏剧发扬民族性与创造性。本文通过梳理熊佛西的生平资料、剧作资料以及戏剧理论,从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地论述熊佛西的剧作艺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熊佛西本人及其剧作的研究现状、其研究的可挖掘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一章介绍熊佛西的生平,分析其个人经历对剧本创作的影响,探索时代背景对熊佛西剧本的题材选择、语言特色以及剧作的整体审美特征的影响。通过梳理不同时期剧本风格的变化为分析熊佛西的创作思想、剧本的艺术特征做铺垫。第二章主要对熊佛西的戏剧文学创作思想加以研究。本章集中对熊佛西剧本中所体现的人文思想以及接受意义作分析。熊佛西的剧本在中国话剧史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其剧本对时人与后人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第三章对熊佛西剧作的艺术内容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从题材方面分析熊佛西剧本的内容;第二部分从其剧作内容的主题切入进行剖析。第四章分析熊佛西剧本的特色。熊佛西的剧作不仅富有教化功能,而且在戏剧实践中大胆创设了多种演出方式,在中国戏剧史上起到了一定的影响。通过熊佛西相关的剧作分析熊佛西创作中的理论意义与价值。结语部分是对熊佛西剧本艺术进行总结,肯定熊佛西在戏剧界的地位、剧作的独创性,再次强调熊佛西剧本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对熊佛西所呈现出来的剧作表现方法有更加敏锐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