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港商捐赠内地教育事业的思想与实践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dmer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港商捐资内地教育事业,由来已久,尤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他们的捐资行为更加密集,规模更大,成效更为显著。香港是国际金融的中心,卓卓有成的企业家更为众多,他们在内地的教育捐赠活动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认为教育是兴国之本,捐资祖国的教育事业,是报效祖国,造福后人的善举。同创办他们的各种实业一样,他们劳心焦思,努力把自己捐资的教育事业办好,将捐资教育当成自己的事业一样去经营。  这些兴学助教的港商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既有中华文化的传统,又具有西方现代文化的素养。可以这样说,他们正处于中西文化的交叉点上。因此,就教育而论,他们很自然地会在这方面进行中外比较,从而看到彼此优劣,提出取舍、扬弃的主张。这也使得他们的教育思想和主张具有特别的认识价值。研究他们的教育思想,不仅为了弘扬他们爱国敬业的精神,更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中华传统文化和现代意识相结合的见解,这对提高教育思想水平,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港商在内地捐资教育事业时采取的捐赠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局限于捐赠经费、设置教育基金,还采取召开学术研讨会、开展国际合作科研等形式,极大地拓展了大陆地区的教育捐赠模式,开辟了教育捐赠的新途径。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内地的教育捐赠体系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这就需要完善教育捐赠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教育捐赠宣传工作,整合教育捐赠资源,为争取更多的教育捐赠资金而努力。  基于以上考虑,本文试图从港商的生活背景、人生经历入手,分析他们进行教育捐赠的内、外动机,并阐述他们教育捐赠的特点及形式。根据捐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完善的可行性方案,为吸引更多的港商以及内地商人加入到教育捐赠的事业中来,多渠道拓宽学校资金来源而出谋划策。
其他文献
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研究分支化和综合化趋势的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和渗透性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科学技术研究不再是手工作坊式的个体研究,而是具有一定规模的集体研究。随
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由于这些大学的关注点更多地集中于本科以上层次的学历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创新,它们对本科生的关注就减少了,这对本来就存在很
论文由五个部分组成.导言部分,从中国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难题出发,提出教育资源配置不当是这些重大矛盾问题的根源,并以教育资源配置问题作为研究对象,进而思考研究
重庆直辖以来,城市规划法经历了两次重大变革,一次是98版的,一次是07版,这两次变革,大城市化是个核心概念。从大城市化的角度构建适应重庆大城市化发展的重庆社会体育运行机制是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