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医疗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向保障范围内的劳动者提供患病时基本医疗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的医疗保险在建立之初就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解决了城镇职工劳保医疗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的公费医疗,而对于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险和城镇非就业人口的医疗保险问题则没有过多地考虑。本文主要研究的对象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医疗保险改革的现状,这部分内容的研究用的主要是文献资料法,通过系统的回顾,找到我国现行医疗保险制度的缺陷和医疗保险改革中的难点问题,然后加以分析。然后,文章主要研究了山西地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发展与改革的情况。这部分研究工作主要采用了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山西地区若干地、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基本情况和改革的调查研究,实地考察,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了山西地区医疗保险改革存在的问题,对问题的原因也进行了探究。随后文章从国外几种典型医疗保险模式入手,用了比较研究的方法,重点地探讨了它们的优点和不足处,特别是借鉴德国和美国的医疗保险改革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就,提出了对我国医疗保险改革方面的启示。最后,结合研究的山西地区的医疗保险改革的情况,作者提出了关于山西地区医疗保险改革的几点思考。主要是关于医疗保险制度设计、推进医疗保险体制与卫生管理体制及药品流通体制改革配套、建立基本医疗保险与补充医疗保险相结合的医疗保险体制等三个方面内容。总之,通过研究,作者认为山西地区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目前还很不完善,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还没有医疗保险相关的比较完善的法律,不能为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则由于山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尚处于欠发达水平,医疗保险水平不可能超越经济发展水平。同时产业结构的单一和能源重工业基地的特点也给我们的医疗保险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靠基本医疗保险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