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后续救助管理问题探究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Q672855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保证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权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自2003年8月1日起,我国颁布和实施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后简称为《救助管理办法》)。此办法自实践以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发生了质的转变,自愿的救助管理取代了强制的收容遣送。但是根据近来相关部门的数据统计,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数量非降反升,团伙化、职业化、犯罪化趋势凸显,大量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特殊人群卷入其中,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和城市发展,不利于社会和谐和稳定。根据我国现今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必须尊重本人的意愿,通过动员、劝说等方式,使流浪乞讨人员接受救助或者返乡。现行的救助管理只能够给予暂时的物质帮助,缺乏必要的精神抚慰和后续的救助帮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浪乞讨人员的生存问题,改变其流浪乞讨的现状。为此,开展流浪乞讨人员后续救助管理工作,给予其长效、持续地救助,助其重新走回常人社会,自食其力的生活才符合我国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本文通过了解我国社会救助的历史演进,以及对民政部关于乞讨人员基本情况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在了解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基本生存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社会后续救助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如法律依据与法定权利冲突;回流现象严重;流浪乞讨人员构成混乱;救助后安置困难;政府财政压力过大等。然后依据天赋人权论、罗尔斯的正义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和社会代价论等有关社会弱势群体救助的理论,提出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开展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后续救助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而且是十分迫切的,它不仅是对我国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的补充和完善,而且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和人权发展的根本需要。建立具有长效、可持续的后续救助管理机制是彻底解决流浪乞讨问题的根本途径,还可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在总结以英国、美国和加拿大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后续救助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国情提出加强我国城市流浪乞讨人员后续救助管理工作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大力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创新救助方法、构建救助服务网络、引入以社会工作为代表的心理干预机制、拓宽资金来源等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民俗习惯植根于中国民间社会,根深蒂固;中国司法以成文法为依据,衡量、裁判人们行为。司法裁判不应拒绝民俗习惯,当法律与民俗习惯存在冲突时,应对民俗习惯进行审查,以区别为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高低,对我国未来社会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决定大学生法治素养高低的因素是高校法制文化建设。高校频发的暴力犯罪案件从另一
纪录片《梦想与现实——记录群众演员的点滴生活》是一部以群众演员为主角的纪录片,这是一个经常被我们忽略了的群体,然而在追梦的过程中,他们一路走得异常艰辛。在作品里,作者记
“村改居”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种特有的现象,作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方式之一,当前正越来越受到政界、学界以及广大社会群众的关注。从实践角度看,“村改居”的实践可以
生态体验德育的提出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社会问题也开始显露出来,例如生态危机、对生命的漠视、人际关
国内关于大学生性格优势的六大美德对生活应激干预及影响的研究目前还不是很多,对高职学生群体的此类研究更少。为了研究高职学生美德与生活应激的关系,本文以陕西高职学生为
目的 评价注射用泮托拉唑钠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择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泮托拉唑钠组(治疗组)40例,其中胃溃疡并出血16例,十二指肠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具身认知的相关研究迅速在哲学、认知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及计算机科学等领域传播开来,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思潮和
本论文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主要指中国大陆电影,同时包括中外合拍电影)中的上海想象问题。上海这座在中国电影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都产生过至关重要作用的城市,在电影文
“动中通”卫星天线与地球同步卫星的相互通讯解决了移动宽带通信信号的实时传输难题。本文研究的是双圆极化“动中通”卫星天线的馈源系统,包括三部分:波导双工器、隔板圆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