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不同分级阶段的肝硬化患者以及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miR-421以及miR-500表达水平与正常人群表达水平的差异,从而确定这两种miRNA能否作为有效的、无侵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以用于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早期诊断HCC,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探讨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以及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氨基酸谱的表达水平,为肝病的辅助诊断、营养支持以及氨基酸失衡液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1年7月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肝内科住院的16例肝硬化患者血清样本,其中Child-Pugh A级4例,Child-PughB级7例,Child-PughC级5例;肝外科住院的8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样本,包括中分化肝细胞癌6例,低分化肝细胞癌2例;预防保健科体检的5例正常人血清样本。所有肝硬化(LC)以及肝细胞癌(HCC)患者入院前未曾接受任何药物或手术治疗,HCC患者均为首次以“肝占位病变”收治入院,术后经过本院病理科的病理检查确认,包括中分化肝细胞癌6例,低分化肝细胞癌2例。应用Qiagen公司生产的miRNeasy Mini Kit提取血清中的总RNA,通过RT-PCR对提取的RNA进行实时定量分析。利用ABI7000系统分析软件、数据处理软件SPSS17.0以及GraphPad Prism4.00图形分析软件对正常组、肝硬化组、HCC组患者之间血清miR-421、miR-500、AFP、ALT、TBIL的表达水平以及这两种miRNA与AFP、ALT、TBIL表达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利用L-8900高效液相氨基酸分析仪对血清样本进行氨基酸谱分析,利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17.0分析不同实验组血清游离氨基酸谱的差异性。结果:(1)与正常人相比较,Child-PughA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miR-421以及miR-500的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Child-PughB级肝硬化、Child-PughC级肝硬化以及HCC患者血清中miR-421、miR-500的表达有明显上调(P<0.005),除Child-PughB级肝硬化、Child-PughC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miR-500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2)与HCC组相比较,其余各组AFP值均降低,差异性显著;正常组和Child-PughA级肝硬化ALT的表达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Child-C级肝硬化相比,正常组以及HCC组TBIL表达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miR-421和miR-500的相对表达水平(△Ct)与AFP有明显的相关性(r=0.557P=0.002;r=0.566P=0.001);与ALT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0.640P=0.000; r=0.646P=0.000);与TBIL无明显的相关性(r=-0.13P=0.501;r=-0.105P=0.589);(4)与正常组相比较,Child-PughC级肝硬化患者血清中半胱氨酸(P=0.000)、谷氨酸(P=0.048)、蛋氨酸(P=0.001)、酪氨酸水平(P=0.002)升高,亮氨酸(P=0.049)水平下降;与Child-PughA级肝硬化相比,Child-PughC级肝硬化和HCC患者血清中异亮氨酸水平显著下降(P=0.005,P=0.006);与正常人相比,苯丙氨酸在Child-Pugh C级肝硬化以及HCC组中均表达增加(P=0.000,P=0.001), BIR明显下降(P<0.01)。HCC组比Child-PughC级患者血清苯丙氨酸减少(P=0.032)。结论:本研究发现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以及Child-PughA级的HCC患者血清中的miR-421以及miR-500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其水平的监测可以判断肝硬化从轻到重甚至发展为HCC的病情变化,有望成为早期诊断和治疗HCC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同样,氨基酸水平的变化也为肝病患者的辅助诊断、营养支持以及治疗奠定了临床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