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生态保护与扶贫的需要,为了吸引山区人口向城镇集聚,促进山区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市域现代化建设进程。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地处偏远、人口稀少、自然承载力弱的边缘山区村庄列为城市远郊区,实施“异地奔小康”工程。本文基于下山脱贫异地奔小康搬迁工程涉及的九个自然村为背景对搬迁农户意愿及行为进行研究。研究农户搬迁意愿的影响因素为政府政策执行提供参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在综述国内外农户搬迁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义乌赤岸镇当地的具体实际,构建了包含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外界认知、预期认知和政策特征五个维度27个变量的农户搬迁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并以古寺村、青坑村、慈溪村、大门里村、丫溪村、井潭村、杨盆村、晓丰村、官余村等九个行政村805户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收回的302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 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家庭收入中农业收入占比、是否拥有宅基地使用权证、对目前生活幸福感的认知、与别人生活比较的认知、卖掉耕地进城买房意愿、对土地就是根的认知、搬迁补偿、搬迁安置规划意见征求及拆迁补偿等因素对农户下山搬迁意愿存在显著影响。本研究结论可为政府搬迁工作提供政策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