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社会防灾减灾制度研究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zhongdezhufangchu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古地域广袤,自然环境多样,为自然灾害的爆发提供了有利条件。秦汉时期,自然灾害就曾多次爆发。据笔者统计,这一时期共有水灾114次,旱灾113次,地震117次,蝗螟灾68次,疫灾42次,风灾40次,雹灾37次,寒灾40次,火灾85次,饥灾73次。如果按灾害爆发频率统计,秦汉时期441年共发生729次灾害,则灾害爆发频率为1.653次/年,是先秦至唐时期自然灾害的比较高发时期,给当时人们带来了严酷的灾难。大量田地、房屋被毁,人民流离失所,甚至爆发人吃人的惨剧。 为了消除、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秦汉政府通过长时间的摸索,逐渐形成一套防灾减灾制度。 一、禳灾制度。禳灾制度是在先秦敬仰天帝鬼神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人们通过对某些超自然力量的祈求或控制,围绕预防或消除自然灾害的目的而形成的制度。秦汉禳灾制度可分为文化禳灾(包括帝王自责制度、祈祷制度、厌胜制度)和政治禳灾(包括改元制度、因灾异免三公制度、选举贤良制度、大赦制度、录囚制度)两种。秦汉人对禳灾制度非常重视,把禳灾看作是根除灾害的重要手段,灾害爆发后,一般是先进行禳灾,后进行减灾。虽然禳灾能安稳民心,但更多的是延缓了政府组织灾民抗灾、救灾。 二、减灾制度。减灾制度指为消减灾害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制度规则。秦汉政府注重禳灾,也很重视组织社会开展减灾工作。 减灾制度可分为: 1、灾害预防制度: 天文学的发展,反映了国家对预防灾害的重视。抓紧农时体现了秦汉农学家规避灾害,获得最大收益的思想。仓库储蓄制度的发展展现了政府对储蓄的认识。水利工程的修建是与天地争斗的伟大成果。农业生产制度的调整和技术进步说明秦汉政府认识到如何降低灾害影响的方法。 2、灾害控制制度: 主要包括抢救灾民、治水、捕蝗、救火等制度。 3、资源配置消减灾害制度: 缩减政府开支,并鼓励灾民节约。政府在灾后有时节约开支,用于救济灾民。通过颁布水权、有条件地开放国有土地,鼓励市场经济,实现资源配置合理化。实行蠲免和借贷,扶持灾民再生产。利用当地或外地的物资保障灾民衣食。安置流民,使其安心生产。鼓励民间力量救济灾民。为了使救灾制度得以顺利实施,政府还加强监督机制。 减灾制度的实行,有利于节约社会成本,有利于新技术的使用与推广,促进经济恢复发展,其形成后,能够指导后世的灾害防治,减少了后世灾害防治不力的机会。 总起来看,秦汉时期的禳灾制度和减灾制度都已初步建立,并取得了效果。秦汉时期是我国大一统帝国的建立时期,其制度创建影响了后世历代帝国,直至
其他文献
<正>《海商法》规定,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1船舶共有应当向船舶登记机关登记;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该规定一方面确立了船舶所有权人的权利保护边界,另一方面
M50钢作为高温高速轴承钢,其主要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领域。其耐热温度达315℃,是第二代轴承钢。在高速接触金属摩擦副中,在高速重载条件下,表面胶合失效是M50轴承钢重要的损伤
就在国内外奶粉企业纷纷发力中国这个巨大市场之时,进入中国已有十多年的日本明治奶粉却声称要“暂时”撤出中国市场,此举背后折射几多无奈?是不是要全身而退,彻底放弃中国市场?就
针对目前主流商用的汽车电子软件设计工具链在通用性和重用性方面存在的不足,根据汽车开放式系统架构标准分析应用组件配置过程,提取应用组件配置的核心元素,以核心元素建立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联合云南白药外敷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将43例Ⅲ期即浅度溃疡期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1例和治疗组22例。分别给予0.5%碘伏消毒加红外线灯照射,以及氦氖
<正>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改变,为临床常见病。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肥厚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炎症仅限于胃小凹和黏膜固有层的表
财务公司作为产融结合的载体,应打破企业集团限制,将其定位为专业化产业金融机构,并根据各产业发展的特点确定其业务功能。
本文主要总结近年来中医对冠心病伴抑郁、焦虑的病因病机研究及治疗进展,并将中医对本病的治疗研究从心、肝、胆、肾等脏腑论治进行归纳。认为中医从整体出发,通过辨证论治对
近年来,中国民营医疗机构的数量增长没有带来服务量、资产规模的同步增长,多元化办医的竞争格局尚未形成。本文分析了中国民营医疗机构在境外资本进入、本土民营医疗机构培育
跨区发展是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突破地域限制、提升竞争力的主要路径,但是,相对于城商行的快速发展,其风险管控能力较弱。近年来"齐鲁银行票据诈骗案"、"烟台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