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我国司法能力不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的矛盾显著扩大。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我国涉诉信访量持续在高位运行,给人民法院的涉诉信访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滞留访、重复访、集体访、缠闹访、甚至过激闹访等问题不断突出,“信访不信法”、“以访压法”、“弃法转访”等不合理现象屡禁不止。涉诉信访工作是人民法院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它关系到社会秩序的维护,司法公信力的提升以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前,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做好法院涉诉信访工作——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改革,已成为一项紧迫、重要而又长期的工作。在党中央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时代背景下,能否做好法院涉诉信访工作的改革,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笔者在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工作,有条件接触到大量关于法院涉诉信访现状和改革的一手资料,在结合相关学者和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求学期间学习到的管理学、统计学、法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分析探究人民法院涉诉信访制度的历史、成因、特点,着重分析目前的现状,提出了着力于“法治化”和“信息化”两个层面共六条针对这一领域工作改革的建议和对策,希望对涉诉信访领域的学术研究有一定的补充价值,对全国四级法院系统的实务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重点介绍选题的背景、研究的价值和思路等;第二部分,主要解释涉诉信访的概念及涉及的公共管理概念、公共管理理论等;第三部分,主要介绍我国涉诉信访制度的历史沿革、本质和功能、分类和特点,并对涉诉信访工作存在的价值意义、面临困境等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重点阐述了最高人民法院当前在该领域工作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取得的成果;第五部分,对该领域工作改革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