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和对策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820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WTO以后,中国政府开始履行一系列开放市场的入世承诺,银行业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外资银行在金融全球化趋势的背景下,不断缩小与中资银行在业务准入方面的差异,势必对中资银行的生存发展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是好,是坏?如何吸收利用其中有利的影响,预防抵制其不利的影响?如何采取措施促进中国银行业在这种形势下健康稳定发展?在这些问题的提出及寻找答案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本文的基本思路。 论文的结构安排如下:全文共四章。 第一章从分析金融业全球化发展趋势入手,展示了履行入世承诺的过程中外资银行在华的现状。 第二章则对中外资银行进行SWOT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中外资银行各自的竞争优势,进而具体分析入世给中资银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第三章着重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首先,外资银行进入对国内银行体系的影响,短期看,会削弱国内银行的实力,长期看,有利于激化竞争,提高银行体系的效率和稳定性;而且外资银行不会伤害中小企业,尽管外资银行进入为大企业带来的利益远远多于为中小企业带来的利益。其次,外资银行进入一方面会削弱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会促成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再次,外资银行进入会影响我国的金融安全。最后,混业经营成为现代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外资银行的进入会加快我国金融结构的调整。 第四章针对中国金融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入世后外资银行进入可能造成的冲击,总结分析了四大方面的应对措施。首先结合中国金融业实际情况与国际经验,逐步剖析了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进程中为了增强竞争力,抵御金融风险而应当采取的相应对策;其次,强调了在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对国内金融体系实行合理、适度保护的必要性;再次,论述了为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我国金融体系脆弱性而引入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最后,讨论了在自由化环境下加强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及对策。
其他文献
伴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进步及金融领域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问题日益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近些年来,由于操作风险给商业银行带来重大损失甚至导致
半导体产业是高技术密集型和高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它扮演着为各类电子产品提供最高价值零组件的关键角色,是各学科各高技术的综合体现,集中反映了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其
论文的主要观点是:风险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特别是对于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其意义更为引人注目.转型经济时期中国银行业内部长期积累的风险正逐步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