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和“vp”的配对式研究——以“vp什么,vp什么”为核心

来源 :延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er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疑问代词“什么”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实现了从疑问用法向非疑问用法的实质性转变,可是本文并没有从其作为疑问代词还是非疑问代词的角度进行分析,而是从另一个方向对“什么”作了更进一步的研究—“什么”的配对式研究。所谓“什么”的配对式,指的是“什么”和其在句中或短语中“vp”的关系。我们发现“什么”和“vp”之间有四种关系:“vp什么,vp什么”、“什么vp,什么vp”、“vp什么,什么vp”、“什么vp,vp什么”,本文以“vp什么,vp什么”为重点研究对象,对这四种关系作了进一步的讨论和研究。文章共分成六部分,分别如下:  第一章,概述前贤时彦对相关主题的研究成果,论述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前人的研究、研究的目的和方法、语料来源等问题。  第二章,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主要对“vp什么,vp什么”进行语义上的全方位考察,重点描写和分析“vp1”和“vp2”之间的关系特点以及“什么1”和“什么2”之间的关系。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这些关系进行简单的解释和阐述,描写分析“vp什么,vp什么”结构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把“vp什么,vp什么”结构看做一个语法单位,对其句法功能进行描写和解释。探讨其作为一个整体时具有的句法特点。  第四章,介绍“vp什么,vp什么”在语用方面的特点,尤其是“vp什么,vp什么”以类似排比句出现时,整个句子的特点。  第五章,主要对了“什么”和“vp”的其他三种格式做了简单的介绍和描写,分别从各自的语义和语用方面对其加以说明。  最后为结语部分,综述了论文研究取得的成果,并对论文欠缺的地方提出思考。
其他文献
论文首先在第一章同义词研究概述中对古代汉语同义词研究和现代汉语同义词研究的概况进行评述.第二章同义词的界定,第一节界定同义词的相关因素,界定同义词的相关因素主要有
孔子在《论语·为政第二》篇中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他用“思无邪”来概括《诗经》的总体特征,自此,“思无邪”一语成为后世儒家学者解释《诗经》的圭皋。
该文主要探讨白诗中30个语辞的特殊意义或用法.该文所考察的30个语辞中,大多数已被以往的研究者探讨过.该文对它们进行再探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上:一、由于材料不足或
该文对20中国现代主义戏剧的研究立足于多元宽容的学术眼光,试图在世界文学的横向联系与中国文学的纵向发展交汇成的立体时空和一个科学的文学史构架中,深入20世纪中国文学独
赣方言在语音上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其中的一些语音现象应该如何认识,赣方言内部又有哪些差异,对这个大方言应该如何合理地分区分片,赣方言是如何形成的,赣方言与周边方言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