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叠合结构在我国应用广泛,叠合板的研究日趋成熟,新型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通过在肋上开孔,孔内设置穿孔钢筋的形式保证非预应力方向的传力稳定性。经过课题组多年的努力,PK预应力叠合板的受力性能得到了深刻的认识,并且形成了稳定可靠的构造形式,已经运用于民用和工业建筑中。目前,预应力双向叠合板的整体工作性能得到了较全面的验证,预应力双向叠合板的薄弱部位在非预应力方向拼缝处,试验研究证实,双向叠合板受力必然在拼缝位置处首先开裂。叠合板拼缝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运用不方便,不经济,本文补充对比组的试验方案,采用蛇形钢筋研究叠合板拼缝受力性能,并且与钢筋网片对比分析,综合评价蛇形钢筋的抗裂性能并判断是否能取代传统的钢筋网片形式。(1)本文进行了叠合板带两点静力加载实验研究,通过此次试验形成了新型叠合板带拼缝抗裂系列试验。(2)分析对比荷载-挠度曲线,分析构件刚度变化过程,描述挠度发展过程,记录裂缝的出现和描绘裂缝的开展,并且与对照对比组叠合板,在配筋率降低的条件下,PK-S叠合板带整体刚度强,荷载挠度曲线屈服段较长,延性没有发生退化。裂缝发展缓慢,蛇形钢筋对裂缝开展的抑制明显,和对比组叠合板相差不多,甚至裂缝数量多于对比组叠合板,说明蛇形钢筋的抗裂效果优于钢筋网片。(3)PK-S叠合板最终承载力与对比组叠合板相比较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受弯混凝土构件承载力的决定条件与配筋率相关。(4)分析蛇形钢筋的受弯变形图,得出了蛇形钢筋在受弯变形后对混凝土产生挤压力,并给出了构造措施的设计建议,折角范围取为40°到60°皆可,经过加工时经验最好在60°左右,得出姿态良好的蛇形钢筋。(5)由经典的钢筋混凝土粘结-滑移模型,结合斜向钢筋的受力特征,推导出斜向钢筋的粘结—滑移模型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