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聚苯胺电极材料而言,高电极比电容量是其最显著的优点,但限于聚苯胺的结构特点和储能特性,聚苯胺在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为拓展聚苯胺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应用,改善其结构上的缺陷,本论文以聚苯胺(PAn)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无机复合体系,在聚苯胺中分别引入RuO2和V2O5两种纳米粒子。从提高比电容等角度考虑,制备了RuO2/聚苯胺和V2O5/聚苯胺两种新的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
本文对两种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氧化物含量、电解液、电极制作工艺等因素对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优化其电极性能。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测试技术对两种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聚苯胺为多孔结构,有利于提高其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材料的比电容;复合材料中RuO2和V2O5以非晶态形式存在,这种非晶态的无定形结构能使电解液更容易进入电极材料体相,从而提高材料的比电容。因此这两种复合材料适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研究了RuO2/聚苯胺复合电极在水系电解液中和有机电解液中的循环伏安特性,结果显示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好的电容特性;通过对三种不同方法制作的电极在不同电解液中的研究,得出复合材料在酸性电解液中有最大的比电容;复合材料中RuO2含量对电极比电容有较大影响,水系电解液中,随着RuO2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电容在含量为3%时出现极大值,最大比电容为402.7F/g,而有机电解液中,随着Ru02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比容量在含量为5%时出现极大值,最大比电容为17.0F/g。
对V205/聚苯胺复合电极的循环伏安特性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一定的电容特性;随着V205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比电容先增大,后减小,最大比电容为11.6F/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