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内港城市形态演变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x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港是澳门开埠至今最早形成的两个主要城区之一,历经45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复杂、多元复合的城镇景观特色,是澳门传统商业核心区。本文采用康泽恩(M.R.G.Conzen)城市形态学(Urban Morphology)视角,结合GIS地图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澳门内港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根据内港城市发展的历史演进和形态特征,将内港分为四个形态时期,即初创期(1557-1840)、成型期(1841-1900)、变革期(1901-1980年代)、衰退期(1980年代至今)。其次,针对每个形态时期,从平面格局(街道系统、地块组织、建筑基底)、土地使用、建筑类型等城市形态要素的特征和变化深入剖析不同时期城市形态特色,及其生成和演变的社会政治经济动力与文化影响因素,并绘制了每个形态时期的形态类型图。第三,选取澳门内港和英国泰恩河畔纽卡斯尔的传统城市商业核心区作为比较对象,发现两个城市都经历了三种城市形态演变方式,即街廓内蕴与变异、街区扩张、再开发,并以此为媒介,深入分析和比较两个城市形态特征,进一步揭示了葡萄牙管治下的澳门内港与欧洲城市商业核心区发展模式的异同。最后,分析内港城市形态演变与澳门城市发展的关系。一是,鸦片战争以后内港的发展改变了澳门半岛早期的城市结构。二是,内港与澳门半岛其它区域经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时期,提出平面格局分形计算方法,得出了不同扩张区域的平面格局量化数值,通过数值的不同探究其差异的背景原因。三是,总结内港的形态区域,归纳为四个层级,叠加后得到内港形态区域化特征,反映了内港独特的城市景观。通过上述分析,得出三个主要结论。第一,揭示了内港四个形态时期的不同特征。初创期,疍民上岸是内港的起源,形成了一港三区的基本形态框架;成型期,殖民统治与华商崛起是内港发展的动力,内港实现了三区融合,葡式规划与中式住区并置;变革期,工业化与商业繁荣是推动变革的动力,新马路区不仅对内港城市肌理产生切割,也引入新建筑立面和类型;衰退期,产业转移与空间竞争下,内港无序发展,表现在地块的自由合并、地块休耕、建筑高度的增长、建筑风格的平庸化。同时,发现了内港具有欧洲城市传统商业核心区的城市形态演变特征,但在时间较晚、程度上仅限于局部。第二,揭示了1840-1980年澳门从葡城时代向内港时代转换。内港城市形态的扩张和再开发,推动了城市向北和向东发展。通过平面格局分形计算方法,不仅可以发现各区域不同的平面格局,更可以引导新城规划。第三,进一步发展了康泽恩城市形态理论的分析方法,揭示了内港这类循环叠加、不完全变革的近代滨水商业区特征。通过采用GIS、分形的量化手段,实现了复杂城市形态特征的可量化分析,并制定了“形态时期+平面类型+建筑高度+建筑风格”的内港形态区域划分方法。弥补了欧洲传统城市形态演变研究主要关注城市二维空间扩展的不足,对包括澳门在内的中国旧城区城市形态的管理和引导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他文献
文章主要围绕着BIM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展开相关分析。首先,笔者对BIM技术的含义、应用优势作出了大致概述。其次,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管理特
针对深基坑支护中存在的安全和经济的矛盾,本文具体分析了深基坑支护的主要类型并对其适用条件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优化原则和数学的优化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一下结论:放坡开挖
目的研究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HAPVS)患者因门静脉压力升高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介入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行肝
[目的]探讨250例早期先兆流产病人妊娠结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制的调查阿卷对250伽J早期先兆流产病人进行调查,分析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与影响因素。[结果]本组250例,出
[目的]比较腹腔镜肝癌切除术与开腹肝癌切除术后病人生活质量。[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73例拟行肝癌切除术病人分为腹腔镜组(31例)和开腹组(42例),应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
本文分析了桥梁深水基础双壁钢围堰加工、拼接以及水中下沉施工工艺,针对双壁钢围堰穿越覆盖层以及着岩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可以加强桥梁深水基础双壁钢围堰在施工过
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掺杂Fe元素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x)/3Mn1/3Fex/3]O2(x=0、0.1、0.3、0.5、0.7和0.9)。用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谱(EIS)和恒流充放电等方法,研究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公路工程事业也得到极大的发展。试验检测作为公路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检测是否准确有效直接关系着工程的整体质量。为此,本文在
[目的]了解地震灾后老年人家庭功能状况及其相关因素,为进一步促进地震灾后老年人身心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雅安及周边地区的地震灾后1 509名老年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