毯苗移栽油菜高效配套技术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anfe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甘蓝型油菜品种宁杂181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移栽期和移栽密度对毯苗移栽油菜不同生育时期植株的农艺性状、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成熟期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还进行了毯苗机栽和常规人工移栽的对比试验。以期探明适宜于本地区毯苗移栽油菜最佳的移栽期和移栽密度,为大规模机械移栽毯苗油菜奠定基础。其主要结果如下:1.移栽期对毯苗移栽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本试验六个移栽期中以10月25日移栽的油菜产量最高,为3810.09 kg/hm2,分别比10月15日、10月20日、10月30日、11月 4 日和 11 月 9 日移栽处理高 432.84kg/hm2、291.18kg/hm2、211.59kg/hm2、234.28kg/hm2和 368.25 kg/hm2,增幅分别为 12.82%、8.27%、5.88%、6.55%和 10.70%,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从不同种植方式看,10月15日的直播油菜产量比同期毯苗移栽油菜高107.25’kg/hm2,增幅为3.2%,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其余处理时期产量均是毯苗移栽高于同期直播,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对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进行通径分析表明,不同移栽期条件下毯苗移栽油菜主要是通过增加群体角果数和提高每角粒数提高产量;不同播种期条件下直播油菜则主要通过增加每角粒数提高产量。对成熟期各器官干物重、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进行通径分析发现,毯苗移栽与直播油菜均是花后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关系较为密切。不同移栽和直播时期与产量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直播油菜最迟在10月16日播种,其产量才不会低于同期的毯苗移栽油菜。根据回归分析得出,毯苗移栽油菜在10月27日左右移栽产量最高,最佳移栽期范围为10月23日-10月31日,适宜移栽期范围为10月18日-11月5日。如要达到3000 kg/hm2以上的高产水平,最迟移栽时期为11月13日。而不同移栽和直播时期与经济效益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0月21日时移栽油菜与直播油菜经济效益相当,10月21日之前,直播效益高于移栽,之后则相反。综上可知,在茬口允许的条件下,10月21日之前,采用直播方式种植油菜效益较高,在此以后应采用毯苗机械移栽方式。毯苗机械移栽油菜的适宜移栽期范围为10月21日-11月5日,高产栽培的最迟移栽时间为11月13日。2.密度对毯苗移栽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设置的7个密度中以22.5万株/hm2 时产量最高,为 3699.94 kg/hm2,分别比 9.0 万株/hm2、13.5 万株/hm2、18.0 万株/hm2、27.0 万株h/hm2、31.5 万株/hm2、36.0 万株/hm2 处理高 1323.9 kg/hm2、840.36kg/hm2、292.24 kg/hm2、218.63 kg/hm2、314.74 kg/hm2和 528.04 kg/hm2,增幅分别为 55.7%、29.4%、8.6%、6.3%、9.3%和16.6%,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油菜籽粒产量与密度间呈二次曲线关系,根据回归方程得出最适宜密度为25.57万株/hm2,适宜密度范围为22.75-28.39万株/hm2。对各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进行通径分析表明,适宜密度条件下的增产原因是在保持适宜角果数的基础上提高了千粒重。其主要原因是随着密度的增加群体角果数可大幅度增加,角果作为油菜生育后期主要的光合器官存在一个适宜的范围,过多过少都不利于产量的提高。对成熟期各器官干物重、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进行通径分析发现,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果壳干重与产量关系较为密切。说明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果壳干重可以提高产量,促进根系和茎枝的生长对提高产量也有重要的作用。一穴一株与一穴两株处理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一穴一株处理的产量、单株角果数、群体角果数和每角粒数均高于一穴两株处理,千粒重则低于一穴两株处理,但差异均不显著。由此可见,毯苗移栽油菜每穴移栽一株或两株对产量影响较小,生产上可根据毯苗密度、土壤状况、机械适应性等方面灵活采用一穴两株或一穴一株。3.机械移栽和常规人工移栽对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常规人工移栽的油菜产量为3697.35 kg/hm2,比机械移栽油菜低440.33 kg/hm2,下降幅度为10.6%,差异达显著水平。究其原因是常规人工移栽油菜的群体角果数比毯苗机械移栽油菜少11.32×106个/hm2,下降幅度为19.7%,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两者的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差异均不显著。由此可以看出,油菜毯苗机械移栽的群体角果数适宜,产量高;而人工常规移栽油菜角果数不足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原因。群体角果数由单株角果数和密度决定,因此要增加群体角果数一是增加单株角果数,二是增加密度。从本研究结果可见,人工常规移栽油菜的单株角果数达392.6角,比毯苗机栽油菜多93.6角,增加幅度达31.3%,进一步增加单株角果数的难度较大;但毯苗机械化栽油菜增加密度很容易,其密度比人工常规移栽油菜高63.4%。说明本试验两者的产量差距主要是密度不同引起的。由于人工移栽油菜移栽费工,进一步增加密度的可能性不大,大面积生产移栽的密度通常比本试验的密度还低得多,这就限制了人工移栽油菜产量的进一步提高。4.不同种植方式对油菜籽粒品质的影响随着移栽期的推迟,毯苗移栽油菜籽粒含油量和芥酸含量逐渐降低,而蛋白质和硫苷含量则逐渐升高随着;所有移栽期处理的油菜比同期直播的油菜含油量要高,而蛋白质、硫苷和芥酸含量均小于直播;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增加密度可以提高毯苗移栽油菜籽粒含油量,降低蛋白质、硫苷和芥酸含量,其中对含油量的影响不大,但是低密度处理的油菜籽粒的蛋白质、硫苷和芥酸含量显著大于高密度。一穴一株和一穴两株处理对毯苗移栽油菜籽粒品质影响较小;机械移栽和常规人工移栽对毯状育油菜籽粒品质的影响不大。
其他文献
随着近几年高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民对美好的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以智能家居为代表的物联网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智慧教室也被有志之士视为是一个大有潜力的物联网应用场景。物联网技术是融合无线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等相关技术的综合性应用技术。教室作为配备了大量电器诸如电灯、空调、风扇、PC、投影仪等设备,往往因为缺乏有效的管理成为了电能浪费的重点和安全事故的多发地。人工管理
银杏内酯是银杏中一类重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增殖作用,其中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GB)在神经保护方面效果显著。秦巴山区叶用银杏资源丰富、品质优良,提升深加工水平、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研究了酶解法预处理制备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内酯分离纯化、GB衍生物制备和对诱导型SH-SY5Y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如下:(1)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银杏叶酶解工艺进行了优化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提出了一种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的教学模式。在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中,通过激发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标、提供学习资源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会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会议
上海师范大学力图创建"教育领导学"新学科,旨在创新校长培养培训模式,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开拓精神、甘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作贡献并具有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平的专家型校长,
今年是中非关系又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于9月在北京召开。几十年来,中非始终真诚友好、团结合作。如今,中国与非洲国家在传统友谊与合作的基础上,正借助“一
2015年底,全国农技中心组织专家对今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发布了《2016年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由于病虫源发生基数较高、冬春季气候和作物种植有利等因素影响,预计今年中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为偏重发生年份,全国累计发生面积约3亿hm2。其中,小麦赤霉病、粘虫、水稻“两迁”害虫等流行性和迁飞性病虫害重发风险高于上年,水稻纹枯病、水稻螟虫、小麦蚜虫、玉米螟发生区域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