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第4外显子的IL-7剪接变异体蛋白的活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1984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细胞介素7(interleukin-7,IL-7)的全长基因全长包含6个外显子(531bp),当受某些因素影响导致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外显子被跳过,便形成了许多长短不一的、来源相同基因的m RNA,从而产生新的不同IL-7剪接变异体蛋白。IL-7δ4是IL-7缺第4外显子的剪接变异体,其一级结构与IL-7有差异,其功能可能参与IL-7功能调节,甚至获得新功能或与IL-7功能相拮抗。正常人体内多个器官都能检测到IL-7δ4m RNA,但其生物功能尚未清楚。此外,在多个肿瘤细胞株、多发性硬化症病人中其m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从广西尖吻蝮蛇毒中分离纯化一种小分子多肽(K组分),研究其对癌细胞株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他抗肿瘤相关机制。方法:经Sephadex G-75凝胶过滤,超滤和DEAE Sepharose CL-6B离子交换层析法从广西尖吻蝮蛇毒中分离纯化获得一种小分子多肽,采用SDS-PAGE鉴定纯度并测定分子量;采用MTT法和平板集落形成实验检测其对癌细胞株的生长抑制情况;应用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
水仙环素是从水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多羟基生物碱类化合物,美国癌症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其对60种肿瘤细胞的IC50值在50-63nM之间,对正常内皮细胞的IC50值为87-97nM,表明水仙环素虽然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但治疗窗较窄。已有构效关系研究表明,水仙环素母体结构修饰位点中仅C-2位羟基的酯化修饰有利于发挥其抗肿瘤活性。因此,本课题依据拼合原理,设计在水仙环素C-2位引入抗肿瘤化合物美登木素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