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综合运用石油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等分析测试资料,通过地质研究、试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区萨尔图油层油气成藏进行了研究。在全面分析该区地质构造及沉积背景的前提下,在油气成藏条件(烃源岩条件、储层条件、盖层条件、圈闭条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西斜坡区萨尔图油层油气藏主要有背斜、岩性上倾尖灭、构造-岩性、透镜体、断层遮挡5 种油气藏,同一油层气在上油在下,油气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在泰康隆起带及其附近,泰康隆起带以背斜和构造-岩性油气藏为主,西部超覆带以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为主。通过对5 个典型油气藏进行解剖,得出萨零、一油层油气藏类型主要有构造-岩性、断层-岩性和岩性3 种类型。构造-岩性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泰康隆起带中部;断层-岩性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泰来地区;而岩性油气藏主要在富拉尔基地区。萨二、三油层油气藏类型主要为构造、构造-岩性和岩性上倾尖灭3 种类型。构造和构造-岩性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泰康隆起带的中南部;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富拉尔基地区。在油气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原油甾烷异构化参数以及姥鲛烷、植烷的相对含量进行油源对比得出西斜坡萨尔图油层的原油主要来自齐家-古老凹陷的青山口组,而通过对西斜坡天然气的组分和同位素的研究得出,西斜坡富拉尔基油田的气是典型的生物气,其它地区的天然气主要是来自齐家-古龙的热成因气(油型气)和原地生物气的混合气,这些油气主要是通过砂体和断层进行运移的。从源区(齐家-古龙凹陷)向西部斜坡区运移的油气基本上有三个主要运移途径。其中中部系统是西斜坡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油气运移呈汇聚态势,聚集量大,方向集中,主要汇聚于泰康隆起带中部及西部超覆带的东部地区。通过对萨尔图油层5 块油砂样品进行伊利石K-Ar 同位素年龄测定,并与烃源岩排烃期进行了匹配,得出萨尔图油层油气注入主要有两个时期,第一次是嫩江组沉积末期,第二次是明水组沉积末期-老第三纪初期。在上述基础上,总结出西斜坡区运聚成藏模式主要有砂岩上倾尖灭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构造及构造-岩性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断层-岩性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砂岩透镜体圈闭油气运聚成藏模式4 种模式。在上述基础上,总结出油气成藏与分布主要受圈闭发育、圈闭与油气运移路径空间位置关系、向心流与离心流交汇区、油气保存条件和不整合因素的控制。最后对研究区进行了有利区预测,得出杜405 井和来63~来27 井砂岩上倾尖灭圈闭应是其下一步油气钻探的有利靶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