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学史研究中,《左传》作为儒家经典之一,人们对其进行的研究历久不衰。本文选取日本汉学家竹添光鸿所笺注的《左氏会笺》作专题研究。侧重於其笺注部分,重点阐明其训释的成就与不足。基於竹添氏采用金泽文库本《春秋经传集解》为其工作底本,而金泽文库本《春秋经传集解》乃唐代流传至日本的隋唐旧钞卷子本《左传》,其版本乃目前《左传》存世最古且完整的本子,而竹添氏又以四种宋刊本《左传》、唐石经、《经典释文》等诸多文献对卷子本进行校勘,不止使原隋唐旧钞卷子本更趋於精良,亦提供了一个更为可靠的《左传》文本。故本文便梳理竹添氏所作的校记,试图归纳出其《左氏会笺》的校勘价值及校勘方法,从而看出竹添氏对《左传》校勘的成就。此为第一章。作为深受乾嘉学风影响的日本学者之一,竹添氏在其笺注内容中所采用的训释方法,都可以看到乾嘉学者朴实考据的影子。因此本文在竹添氏笺注的基础上,从其训诂词汇及分析章句的方法去归纳其训释的方法特点。在训诂词汇方面,竹添氏侧重於呱形索义、因声求义、辨别词义等方法去揭示字词的内容,其方法甚具科学性,甚至还提出了实字活用的概念,可谓对中国近代语法史研究颇有补益。而在分析章句上,除了前儒常见的判断句读、辨析虚词等工作外,竹添氏还注意辨别句式、串讲文句文意、阐明文句修辞,极具特色。因此通过分析《左氏会笺》,可以看出清儒治学方法对域外学者的影响,进而论证竹添氏的笺注方法实是从清儒之学的土壤中发展出来的,这对中、日经学发展研究有著重要的参考意义。此为第二章。由於《左氏会笺》是研究《左传》、域外汉学都不能绕开的重要著作,本文便著重剖析其训诂阐释之近真的笺注面貌。竹添氏所选择的卷子本《左传》,本仅有经文、传文及杜预的集解,故竹添氏便在经、传、注之下都分别为之作笺。竹添氏作笺注的形式,看上去与唐人作正义相似,然与唐人作正义所不同的是唐人往往疏不破注,而竹添氏的笺注却择善而从,杜注不误即予以肯定;杜注有问题的地方,竹添氏便往往破注另立一说。同时,竹添氏也善於在前人未疑之处发现问题,并尝试旁徵博引以解决之。有鉴於此,本文尝试归纳竹添氏破杜之内容,进而考察竹添氏训释的近真情况。此为第三章。然而竹添氏《左氏会笺》依旧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虽然瑕不掩瑜,但我们不必为贤者讳,才能更加实事求是地认识此书的价值。因此本文便举例论述竹添氏在《左氏会笺》训诂上的一些问题,进而尝试追溯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看出竹添氏局限性之所在。此为第四章。本文的撰作乃由读经而来,采用的方法以例证法为主,而梳理材料并有所阐明是本文的主要工作,以期为《左传》学史研究稍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