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竹添光鸿《左氏会笺》的成就与不足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smile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学史研究中,《左传》作为儒家经典之一,人们对其进行的研究历久不衰。本文选取日本汉学家竹添光鸿所笺注的《左氏会笺》作专题研究。侧重於其笺注部分,重点阐明其训释的成就与不足。基於竹添氏采用金泽文库本《春秋经传集解》为其工作底本,而金泽文库本《春秋经传集解》乃唐代流传至日本的隋唐旧钞卷子本《左传》,其版本乃目前《左传》存世最古且完整的本子,而竹添氏又以四种宋刊本《左传》、唐石经、《经典释文》等诸多文献对卷子本进行校勘,不止使原隋唐旧钞卷子本更趋於精良,亦提供了一个更为可靠的《左传》文本。故本文便梳理竹添氏所作的校记,试图归纳出其《左氏会笺》的校勘价值及校勘方法,从而看出竹添氏对《左传》校勘的成就。此为第一章。作为深受乾嘉学风影响的日本学者之一,竹添氏在其笺注内容中所采用的训释方法,都可以看到乾嘉学者朴实考据的影子。因此本文在竹添氏笺注的基础上,从其训诂词汇及分析章句的方法去归纳其训释的方法特点。在训诂词汇方面,竹添氏侧重於呱形索义、因声求义、辨别词义等方法去揭示字词的内容,其方法甚具科学性,甚至还提出了实字活用的概念,可谓对中国近代语法史研究颇有补益。而在分析章句上,除了前儒常见的判断句读、辨析虚词等工作外,竹添氏还注意辨别句式、串讲文句文意、阐明文句修辞,极具特色。因此通过分析《左氏会笺》,可以看出清儒治学方法对域外学者的影响,进而论证竹添氏的笺注方法实是从清儒之学的土壤中发展出来的,这对中、日经学发展研究有著重要的参考意义。此为第二章。由於《左氏会笺》是研究《左传》、域外汉学都不能绕开的重要著作,本文便著重剖析其训诂阐释之近真的笺注面貌。竹添氏所选择的卷子本《左传》,本仅有经文、传文及杜预的集解,故竹添氏便在经、传、注之下都分别为之作笺。竹添氏作笺注的形式,看上去与唐人作正义相似,然与唐人作正义所不同的是唐人往往疏不破注,而竹添氏的笺注却择善而从,杜注不误即予以肯定;杜注有问题的地方,竹添氏便往往破注另立一说。同时,竹添氏也善於在前人未疑之处发现问题,并尝试旁徵博引以解决之。有鉴於此,本文尝试归纳竹添氏破杜之内容,进而考察竹添氏训释的近真情况。此为第三章。然而竹添氏《左氏会笺》依旧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虽然瑕不掩瑜,但我们不必为贤者讳,才能更加实事求是地认识此书的价值。因此本文便举例论述竹添氏在《左氏会笺》训诂上的一些问题,进而尝试追溯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看出竹添氏局限性之所在。此为第四章。本文的撰作乃由读经而来,采用的方法以例证法为主,而梳理材料并有所阐明是本文的主要工作,以期为《左传》学史研究稍作贡献。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改革作为主题。其本质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创造体制红利、改革红利。全面深化改革就是改革旧体制创新新体制,改革攻坚阶段就是体制改革,释放改革红利。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深入探讨了1位专家型数学教师的数学观,数学学习观和数学教学观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本研究发现该专家型数学教师主要认为:(1)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和
本文就尾草履虫(Poramecium caudatum)的室内诱导结合生殖方法做了研究.采集室外自然水体中的尾草履虫,在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猪肝培养液,移人不同数量的草履虫,以研究虫体密度和结合
在二语习得中学习者的母语往往会对其二语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即母语迁移,其分为对二语学习起积极作用的正迁移和起负面作用的负迁移。而母语策略作为学习策略的一种,就是
<正>控制持久性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仍是目前主要治疗方法[1]。而持久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症状更为严重,治疗也更为复杂棘手。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表明盐酸曲美他嗪(商品
人工景区已成为中国旅游产品开发的重要形态,具有高端化、综合化发展趋势。旅游综合体作为一种旅游导向型土地综合利用形式在人工景区开发中逐渐兴起,并拓展到城市土地发展领
<正>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监理检测工作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对质量控制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本文,笔者就某工程如何做好监理检测工作作以下阐述。一、监理检测的内容1
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是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几种主要途径的原理和特点的分析 ,指出了目前我国农用塑料薄膜的回收利用应以回收再生利用
史诗是一种庄严的文学体裁,内容为民间传说或歌颂英雄功绩的长篇叙事诗,它涉及的主题可以包括历史事件、民族、宗教或传说。史诗是文学的早期形式,但是有着悠久辉煌古代文明
文中主要探讨雷达射频/微波集成电路的发展及其应用。介绍了现代雷达的发展趋势、雷达射频系统的演变历程以及目前国内外相关的射频集成电路的最新成果,讨论了射频片上系统(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