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震中与中国篮球运动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icious_b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篮球运动自1895年传入中国以来,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大众的接受和认可,并逐渐成为风靡全国的体育运动。时至今日,现代篮球运动已经从过去单纯的竞技游戏转变为今天集政治影响力、经济生产力、社会亲和力、文化传播力为一体的新型文化载体,体现出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政治影响力。中国的篮球运动已经屹立于世界强队之林。中国的篮球史是篮球技战术及理论艰难坎坷发展的历程,李震中是中国篮球史的见证人。李震中生于1916年,素有“托塔李天王”的美称,任中国男篮队长参加过第14届奥运会;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篮球专业研究生;多次主编和参编篮球、手球教材等。李震中教授经历了中国篮球运动发展的各个阶段,是中国篮球历史的见证人。通过对李震中与中国篮球运动相关问题的研究,总结出李震中在篮球运动中的成才规律、学术思想等,有针对性地为我国优秀篮球人才的成长提供参考意见,为体育工作者特别是篮球工作者在学术、教学方面提供参考,同时也为研究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史提供史料。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李震中教授的人生经历、篮球生涯、技术特点、教学治学及有关历史问题进行分析提炼归纳,探求李震中的成才之路、经验教训对现代中国篮球运动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1.李震中的一生是篮球运动的人生。少时玩球、青壮打球、老来写球、余热献球。2.李震中成才因素中对篮球的兴趣爱好占第一位、勤奋好学次之、家庭遗传及其他因素居后。3.李震中的篮球技术以托球入筐为特长,同时兼有勾手、反手投篮的绝招。4.李震中的教学治学研究,方法不拘一格,灵活多变。5.李震中为“良华五虎”之一,同时是中国篮球研究生教育的奠基人。通过对李震中篮球生涯的分析归纳,对探寻中国篮球后备人才“体教结合”培养的新模式起到肯定作用;为中国篮球运动史澄清了大量史料;为体育工作者与时俱进、坚持不懈为篮球事业奋斗树立了楷模,呼吁中国篮球界加大力度关心老一辈工作者,体现人文关怀。
其他文献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兴起,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了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开展以“水”为主题的教育是近年来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途径之一。如何让水教育在继承前人已
足球裁判员与足球运动竞赛、足球运动训练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彼此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是足球运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推动着足球运动的发展。国际足联曾多次表示要启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辅助训练手段。在低氧刺激下,机体能产生一系列抗缺氧生理反应,提高机体在运动时对抗缺氧的适应能力,对全面提高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促进运动
作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网络教育在实现共享教育资源、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水平、构筑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网络教育最主要的载体就是网络课程。加强远
以进入首届大超联赛淘汰赛的八支队伍为研究对象,搜集并整理比赛临场技术统计数据,并将所研究的10项技术统计数据在SPSS12.0统计软件中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这些
2001年正式实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使我国的教育呈现出崭新的面貌。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对于课程改革实施效果的研究也愈发有意义。CBAM理论作为一个课程实施程度的评价工具,不
现代教育系统的选拔过程似乎都是以能力标准为主要考虑内容,但许多研究者发现,非能力的身份性特征仍然对人们的受教育机会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家庭背景与教育获得之间的联系,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