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惯性效应和反转效应的发现,直接冲击了有效市场假说理论,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关于这些现象的实证检验和形成机理的研究直接推动了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惯性效应是指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股票收益率较高的股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继续保持较高收益率,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股票收益率较低的股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获得较低收益率,体现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现象;而反转效应则是指在过去一段时间内获得较高股票收益率的股票在将来只能获得较低的股票收益率,而在过去获得较低股票收益率的股票在将来却可能获得较高的股票收益率的现象。
根据行为金融理论的观点,“喷性效应”显示股价对信息的反应不足,“反转效应”显示股价对信息的过度反应。我国股票市场具有典型的新兴市场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典型的政策市的特征,因此,研究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现象的存在性一方面有助于验证有效市场假说的正确性,并推动行为金融学理论研究,另一方面可以指导投资者选择更有效的投资策略,通过反转投资策略或惯性投资策略进行套利活动。因此关于“惯性效应”和“反转效应”异象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也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本文采用沪市和深市A股市场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周样本数据,对两市惯性效应及反转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从股票市场的趋势性来看,沪市A股市场和深市A股市场两市的走势具有较高的联动性,具体来说,二者在超短期内均呈现反转效应,在短中期具有惯性效应,而在中长期则又表现出显著的反转效应异象。而从股票市场的具体行为表现来看,沪市A股市场和深市A股市场两市都体现了“追涨杀跌”的惯性现象和“追跌杀涨"的反转现象,并且沪市A股市场表现出更强烈的惯性策略获利性,而深市A股市场则表现出更强烈的反转策略获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