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传播与集体行动:宗教仪式中的交往契约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linsans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詹姆斯凯瑞(James Carey)的传播仪式观提出以来,学术界对其讨论主要集中在“仪式观”与“传递观”二分法的概念模糊问题上,至今仍然未能有效的解决凯瑞的理论矛盾,原因是已有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理由上的探讨,而缺乏后续的经验支持。凯瑞的仪式观将传播活动限定在人类行为的符号表征、信仰共享与秩序维护的文化意义上,其理论前提建立的基础是预设仪式的非目的性、非理性以及非结果导向的。有着深刻的宗教根源的传播仪式观在试图解释人类集体传播行为的问题上,既没有界定传播仪式观隐喻来源的宗教仪式的边界以及世俗化的宗教变迁的仪式内涵变化,也无法解释仪式参与者在集体的仪式传播过程中使用仪式符号创造社会现实的机制。本研究运用民族志方法对中国广东省茂名市民俗“年例”仪式分两年进行了共四个月的重复田野调查,选择“年例”作为经验对象与仪式观对话的理由是,1)凯瑞的仪式观与传递观的二分同时来源于宗教仪式,回归考察仪式传播本身有利于明晰凯瑞二分法的矛盾所在;2)仪式观重在分析传播对社会现实的“生产”、“维系”、“修正”以及“转变”,而“年例”是一个具有历时性的宗教仪式,可以作为考察仪式何以实现以上社会过程的自然实验室;3)凯瑞仪式观的宗教来源主要植根于美国文化色彩中的宗教,“年例”作为中国的一种民间宗教,能为仪式观是否可在不同宗教情境下得到理论的延伸性提供参照。本研究目的是解释考察社会个体参与仪式集体传播行动的社会机制基础上,仪式的传播面向何以生产、维系、修正以及转变社会现实,用经验证据反思仪式观本身中的仪式概念的多样性。研究发现,在带有“自利性”的世俗化宗教仪式情境下,个体参与宗教仪式传播的集体行动中有存在1)共同信仰的消逝;2)共同身份的生产;3)宗教意义的转变;4)交往契约的构建。仪式的集体行动并不必然具有共享信仰,而是在仪式传播过程建构一种交往契约(包括神圣空间与世俗空间)而促成。交往契约构建表明仪式在传播的集体行为中有理性化和目的化的倾向,信息的传递和仪式感的共享是辩证存在的,仪式观在阐释传播意义同时可以分析传播的影响。
其他文献
<正> 在无机化学和结构化学教学中,对于多电子原子中电子填充规则,除遵循保里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和洪特规则外,通常对不符合轨道填充顺序的填充,如铬(Cr)原子的结构不是3
<正>约翰斯坦贝克,二十世纪美国著名小说家,以描写社会边缘群体的疾苦而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以他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对经济萧条时期的社会基调的准确
张籍王建是中唐诗坛上有重大影响的诗人,学界对他们也有较为充分的研究。本文从张籍王建生平交游的考辨、张王乐府的研究、张王诗歌作品之整理与甄辨、王建《宫词》的研究等
<正> 目前,市场上电暖器品种大致可分为远红外石英管电暖器、油汀电暖器和采用新技术的电热膜电暖器等几类。 一、电热汀取暖器,又叫充油式电暖器。这种电暖器腔体内充有新型
为预防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因不安全行为引发的安全事故,着重分析了作业人员在有限空间作业中因跌倒发生的事故风险。通过安装在作业区域的视频摄像头获取的图像,对人体跌倒行为
江西省电炉厂梅耐霜同 志来信询问,使用氧气瓶应 留多大的剩余压力? 氧气充 装单位要求留20公斤力/厘 米2的剩余压力对不对?根 据本人所知,现简单答复如 下: 为保证氧气瓶安
文章根据有关理论,以日照市为例,阐述了港口城市实施港城一体化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港城一体化发展的现状,进而提出了推进港城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和对策措施。
在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大数据这一概念逐渐被人们熟知,是科学技术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的产物。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职创新创业教育面对的机
随着对空间领域探索的不断推进,微波应答机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飞行器的对接、校准等领域。微波应答机测试精度的准确性及性能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其工作效果。因此,在其前期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