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课堂互动的话语结构分析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urney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课堂教学被看成一个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都甚少.近年来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大量研究充分揭示了课堂交互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教师话语的另一个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那就是,教师更需要扮演学生课堂语言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乃至合作者的角色,不仅教授学生语言知识,还应传授习得语言的方法、技巧,为学生创造交流信息、表达思想的环境和机会,使教师与学生方方都积极的加入课堂学习,形成真正的课堂互动,达到使学生通过交际和意义协商促进语言习得的目的.鉴于教师话语在语言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该文通过采用课堂话语结构分析的方法,在对实际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着重阐述教师的哪些课堂行为和话语有利于促进课堂互动,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这种研究在中国很有必要,因为每天都有大量外语学习者走进课堂,他们的进步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文章共分四章.第一章简述了课堂互动,特别是协商式互动的重要性.并对历史上关于课堂互动方面的研究做了大致的介绍.第二章提出/介绍了应用在课堂互动研究中的话语结构分析法,作为该研究的理论框架的一种模式.该章节主要阐述课堂话语体系中的三种最基本的步骤,即教材的引发、学生的回答、及教师的反馈.然后提出了这些步骤在课堂中的频繁出现是开展课堂互动的具体表现特征的观点.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倡导这样的课堂模式.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针对英语课堂的实证研究和具体的数据分析,对语言课堂的话语结构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在第四章中,分别论述了课堂话语中的三个步骤,目的在于了解教师的哪些课堂话语和行为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文章最后是对前四章内容的总结.指出我们在强调课堂互动的重要性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教师作为启发者、协调者的角色作用.并指出对于教师在语言课堂中的话语行为的不屑研究和思考,必然会大大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
其他文献
与阅读、写作及交际策略相比,听力策略的研究一直较为单薄.但是,有效的听力理解是成功的二语习得的支柱,因为它决定了输入的质与量.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听力策略的使用情况,
误差分析是研究者在探索学习者过渡语如何向目标语发展的过程中最早应用的方法之一.因为误差被当作是语言学习过程中难以避免的自然现象.换言之,无论学习者如何尽力完善其过
日语中的连用修饰语被称为"句法论的垃圾筐",其内容杂而多,组成成分的本质也各不相同,不对连用修饰语进行整理,就无法正确把握日语的句法构造.因此,研究连用修饰语是十分有意
作为二战后最负盛名的美国作家之一,诺曼·梅勒非常关注个人和形成个人的生活方式.他发表于1948年的第一部小说《裸者与死者》中对人及社会中的决定性因素进行深入地分析使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