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课堂教学被看成一个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教师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地位,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都甚少.近年来第二语言习得领域的大量研究充分揭示了课堂交互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教师话语的另一个作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那就是,教师更需要扮演学生课堂语言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乃至合作者的角色,不仅教授学生语言知识,还应传授习得语言的方法、技巧,为学生创造交流信息、表达思想的环境和机会,使教师与学生方方都积极的加入课堂学习,形成真正的课堂互动,达到使学生通过交际和意义协商促进语言习得的目的.鉴于教师话语在语言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该文通过采用课堂话语结构分析的方法,在对实际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着重阐述教师的哪些课堂行为和话语有利于促进课堂互动,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这种研究在中国很有必要,因为每天都有大量外语学习者走进课堂,他们的进步无疑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文章共分四章.第一章简述了课堂互动,特别是协商式互动的重要性.并对历史上关于课堂互动方面的研究做了大致的介绍.第二章提出/介绍了应用在课堂互动研究中的话语结构分析法,作为该研究的理论框架的一种模式.该章节主要阐述课堂话语体系中的三种最基本的步骤,即教材的引发、学生的回答、及教师的反馈.然后提出了这些步骤在课堂中的频繁出现是开展课堂互动的具体表现特征的观点.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倡导这样的课堂模式.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针对英语课堂的实证研究和具体的数据分析,对语言课堂的话语结构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在第四章中,分别论述了课堂话语中的三个步骤,目的在于了解教师的哪些课堂话语和行为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文章最后是对前四章内容的总结.指出我们在强调课堂互动的重要性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教师作为启发者、协调者的角色作用.并指出对于教师在语言课堂中的话语行为的不屑研究和思考,必然会大大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